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74(1/1)
韩琦怒而上奏,把四位宰相参得同日罢职。/我?的-书/城` /追-最+新-章,节¢从此,韩直谏“片纸落去四宰执”的威名,就此传遍京华。虽然韩琦现在已卸去谏官之职,但当日情形,群臣至今难忘。
天子宝座之上,赵祯闻言,不置可否。群臣心焦,纷纷在下面揣度圣意。没想到直至散朝,圣上也没半句点评。群臣心中惴惴,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
谁知几日后,中贵人传旨,韩琦受任陕西安抚使,即刻启程赴任。
此消息一出,自然瞒不过满京城的道士。道士们的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之快,超乎苏衡的想象。没过几日,隐居山中的逍遥道长就得知了此事,并在闲聊间,告诉了贵生道人。苏衡简直叹为观止。
不过,想想汴京城中道观数量,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天底下道观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之处,就是京城汴梁了。自宫城宣德门外御街直至外城南薰门,一路而下,左右道观无数,如真宗朝就已创建五岳观、接待各地道教信徒的延真观,供奉太一神的中太一宫等等。.m!y.j\s,c¢h`i\n¢a^.′c`o¨m!更别提还有散布在京城各处的大大小小道观,如东水门内的醴泉观,新宋门里街以北的上清宫,梁门以西的建隆观等等……
逍遥道长所居的无名山道观,简直就像所有情报的集中站,是织网的大蜘蛛。自无名山道观往外延伸出无数个“情报据点”,一张庞大的情报网就这样通过道观与道观之间的连结,编织而成。
“您了解这些消息,是为了什么呢?”苏衡不解。
“哦”,逍遥道长慢吞吞地转着手中檀木串珠,悠悠道,“山中无聊,听来解闷罢了。”
苏衡:“……”
能与他师傅成为数十年好友的,果然也不是一般人。
第37章 同药异名
常人可能以为山中生活必然清苦, 实则不然。\我?的.书~城? ′最-新′章*节\更-新*快,无名山林深叶茂,有着丰富的山珍林产。暮春三月,山上竹林中生长了许多胖大白嫩的笋子, 山上居住的道长们背着竹篓, 带上锄头, 一挖一个准。
贵生道人遇见多年旧友, 免不了在山上小住几日,与逍遥道长重温旧日时光,顺道一起议论人间八卦。两人似乎都是恶趣味的主儿, 稳居山中,就着春茶畅谈山下趣闻逸事, 笑看人间风云,对两人而言似乎别有乐趣。
苏衡对这些八卦并不十分感兴趣。他实在难以理解, 他师傅与逍遥道长为什么能就某某县阿花家的猪今日多吃了一根粟米, 某某村渔民前日弄丢了渔网, 最后发现是被大风刮上了树梢这类小事, 一聊聊上一炷香的时间。
不理解, 但是尊重。苏衡默默退出茶室,把畅谈的空间留给他师傅与逍遥道长。
“嘿!”苏衡突然被人从后头拍了拍肩膀, 回头一看,却是观中掌勺的圆脸道长, “怎么不进去吃茶,反倒在这外头站着?”
“师傅他们在聊天, 不便打扰。”苏衡礼貌回道。
“那正好,走, 跟我到外头挖笋子去!师爷他老人家吩咐了,今晚要大宴一场, 好好招待你们师徒,让你们感受到我观中人的热情!”圆脸道长颠勺习惯了,手劲大得很,一边说话一边兴奋的拍着苏衡的肩膀。
苏衡眉间微皱,有些吃痛,便不着痕迹地往旁边挪了几步,把他的肩膀从圆脸道长手下解救了出来:“好。请问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不用不用,竹篓与锄头我都准备好了,你跟在我后头就成!其实也不用你出什么力气,你就当是在这山中游玩,看看山景,采采山花,聊以解闷儿。”圆脸道长爽朗地摆摆手。
春笋,是一种季节性的应节食物,滋味鲜美,比之冬笋,更多了些脆爽滋味。春笋一般会在立春后冒土而出,如同一只只可爱的绿色小精灵,一阵春雨过后,就嘻嘻哈哈地钻出土地,从竹林中冒出好奇的小脑袋。
竹笋的出土期也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二月上旬至四月中旬,这段时间是长出来的笋子,叫初期笋,与五月之后冒出的后期笋一样,成竹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十分适宜采挖,食用。四月中下旬的长出来的笋则是中期笋,往往个头比较大,如同身体健壮,生命力旺盛的健康新生儿,孕育着无限希望,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因此中期笋大多会被留下来培育成竹。
圆脸道长带着苏衡采挖的是初期笋。虽是初期,但是立春后的春笋,笋体也很肥大,并且生得洁白如玉,食之鲜嫩爽口,被誉为“菜王”。为了这一口嫩笋,山下百姓也常常不辞辛劳,专门上山来挖笋,带回家去给家里的孩子们烧上一顿美味的笋菜。
圆脸道长显然是挖笋的老手了,一锄头一个笋子,挖笋速度之快,连苏衡这个跟在后头默默捡春笋的人都差点没跟上。最重要的是,圆脸道长挖笋不尽快,还非常准。一锄头下去,嫩生生的笋体半点没被伤到,上面的竹鞭、竹根、竹
不想错过《大宋道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