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7章 少年归来满城惊,江州府试(4/5)
将前方一亩黍谷尽数笼罩。
但见,原本倒伏的稻谷秧苗在光华流转间渐渐舒展,枯黄的叶脉重新泛起翠色,竟如获新生般挺立而起。
不过盏茶工夫,整片一亩稻田已然焕然一新。
青翠欲滴的禾苗在微风中摇曳,哪里还看得出方才受灾的模样?
田垄间甚至隐隐有灵气流转,较之先前更显生机盎然。
片刻功夫,
一亩原本受灾严重的稻田,竟然恢复了绿意盎然,生气勃勃。
众童生见状,顿时哀声四起。
捶胸顿足,掩面长叹,更有甚者直接瘫坐在地,活似被抽了筋骨一般。
“《诗经》文术?这.这.也太难了!”
一个圆脸童生结结巴巴道,“上次我连试七次,连个火星子都没冒出来!”
旁边瘦高个的童生苦着脸接话:“我倒是成功过一回,结果把自家菜园子的韭菜给催熟成了韭菜秸秆,被我爹追着打了三条街.”
郑叔谦捋须而笑:“正因艰难,方显此文术之珍贵。
今日若能成功一次,便算你们长进了。
今岁的府试当有六七成把握!”
他袖袍一挥,“开始干活吧,每人抢救十亩稻田!”
很快,田间响起童生们,此起彼伏的吟诵声。
有人憋得满脸通红,有人手舞足蹈,更有人对着稻穗作揖叩拜,场面一时不堪。
江行舟凝神屏息,指尖泛起莹莹青光。
他凌空一笔,先引《诗经》之句:“《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字诀悬空,又接农家典籍:“《天工开物·乃粒》——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两道文气交相辉映,在田间光芒大放,一次便施展文术成功。
所过之处,倒伏的稻谷,如听号令般齐齐挺立。
清风拂过新抽的稻尖,将连日积郁的腐浊之气一扫而空。
“江兄一下就成了!”
有童生惊喜叫道。
众人见状,顿时精神大振。
在朗朗诵读文术声中,有人指尖谷粒生芽,有人袖染稻香。
虽偶有文气失控,引得稻穗疯长,满目青翠,倒也别有一番意趣。
《诗经》文术释放的成功率并不高,七八次也未必能成一次,但众童生们却是竭力而为。
不远处,韩玉圭却另辟蹊径。
“《春耕篇》!”
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竟施展出一道截然不同的文术——这是他写的一篇春耕诗词。
效果也是不错!
光阴如流水,一晃半月。
晨露未晞,江州一府五县的青衫学子踏着田埂薄雾而来。
以文气浇灌禾苗,借圣贤经义润泽万物,半月躬耕竟使城外枯槁稻田重现生机。
时值小满节气,稻穗初吐新,青黄相间的穗浪在晨风中起伏。
学子们日渐精进的文术——昔日生涩的《诗经》文术已成行云流水,文气过处,连萎靡的稻叶都泛起翡翠般的光泽。
江州府城外的稻田一片丰饶之象,谷穗初盈,籽粒饱满,含蓄未绽。
暮鼓声中,晚霞染透江州城头,少年们披着霞光归去,衣袂间还沾着稻的清香。
薛国公府的青砖小径上,
八道少年身影匆匆走过回廊。
江行舟振衣带落禾叶,薛家兄弟的靴底尚沾春泥,陆鸣脸上皆是泥水。
他们匆匆更衣清洗,便径自来到书房伏案。
为了方便押题、破题,他们皆住在薛府后院的书房和厢房。
灯在青铜灯树盏中“哔剥”轻爆,映得满室黄卷如镀金箔。
案头堆叠的江州府历年府试考题,早已被他们翻得卷边,朱笔批注密密麻麻如蚁行。
顾知勉捧着《论语》书卷沉吟,摇头晃脑。
韩玉圭对着《府试精要》的蹙眉,推敲着奥义。
薛氏兄弟二人还在押题、破题,蘸墨挥毫。
明日,
便是江州府试!
众少年不敢有片刻懈怠。
窗棂外一弯新月正悄然爬上飞檐,将近子夜,众少年们这才沉沉睡去沉。
“铛~铛——!”
五更梆子惊破晓雾。
天光初破晓,江行舟在厢房内立刻醒来。
窗外尚笼着一层青灰色的薄雾,远处传来鸡鸣。
“今日便是府试!”
他不敢耽搁,将早已备好的考匣又细细检视——
湖笔三支,锋毫齐整。
松烟墨锭,幽香暗浮。
雪浪笺纸,边缘压得平直。
一方青石砚台,磨出了镜面般的光泽。
“江兄,可妥当了?”
门外传来韩玉圭的叩门声。
江行舟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周文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