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三十章 造出连弩了(1/2)
“马上要加菜了。”
隔壁桌的士子只是一会儿就吃完了,有大喊着要加菜,让旁边的客商羡慕不己。
“日后或许喊上两三好友,来一杯浊酒,冬日吃着串串,倒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这位客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正想要结账的时候,才发现桌子上堆满了竹签子,没想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吃了这么多。
“来人,需要多少银两?”
“客官,根据您点的菜单,一共是三两二钱银子,加上十六文,家主说今日第一天开业,都只需要给银子就好了,所以您只要付三两。”
侍女微笑着说道。
“那就多谢长孙家主。”
这个客商拱手说道,然后从怀里拿出三两碎银子放在桌上,起身便准备离开。
“客官,您稍等。”
哪想侍女突然喊住他,说道:“想来客官也是走南闯北的人,用完餐不妨也在这里看看巴宫的景色。”
“也好。”
这个客商便在另一个侍女的引导下,缓缓往巴宫深处走,才发现原来里面还有专门设计的包厢,不时传来喝酒、吟诗作乐之声。
“如果来这里吃,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他实在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客官,这间屋子原来是巴王子女读书的地方,我们特地改称为‘魁星阁’,寓意‘魁星点斗’,所以文人士子比较喜欢来,预定的话需要六十两银子,后面甚至还有巴王当年议事的地方,预定就需要三百两银子。”
这个引导的侍女耐心地介绍道。
“竟然需要这么多?”
这个客商惊呼道。
“相比于外面,确实有些贵,但如今预定的人还很多,甚至都排到两三个月后了。”
“长孙家主不愧是‘中陆第一富商’。”
这个客商忍不住称赞道,然后便离去了,等道他快走出巴宫,身后又传来一道“吃串串就到真香啊,欢迎客官下次光临”。
这服务实在太到位了,今天所有吃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夸赞的,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真香啊串串己经是整个巴中最热闹的地方,很多人甚至等到晚上才吃上,街头巷尾无不在议论。
……
翌日。
清晨的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风中还带着明显的冷意,赢辰安、王凌云、张星文以及其他一众秦军将领早就在秦军大营校场。
“世子,你要的弓弩己经造好了?”
一个跟随大军的工匠恭敬地递上一个特殊的弓弩。
由于秦军每逢大战必先用弓弩,很多弓弩毁坏程度比较严重,主要在材料完好程度、弓弦紧度等上会有问题,所以秦军都会带着很多工匠一起。
前几天,赢辰安给了大军中的工匠一张图纸,让他打造一种特殊的弓弩,这正是他前世所了解到的“元戎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诸葛连弩。
根据之前大战,赢辰安发现秦军所用的弓弩虽然在射程和精度上远胜巴军,但是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射程远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臂力要求高,所以秦军弓弩手都要专门选拔,若是臂力不够强,是无法拉开弓的。
目前秦军所用的弓弩射程多在一百三十多步(约200米),拉力在两石以上(约150斤),据他前世所看的《古代弓弩复原与研究》,古代历史上还有射程更远或者射速更快的弓弩。
比如,大宋神臂弩射程可以到两百步(约300米),但拉力更大,至少在两石六(约200斤),对用弩之人的臂力要求更高,所以赢辰安这次想先造出拉力更小但射速很快的元戎弩。
据《诸葛亮传》所载,元戎弩“以铁为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样的射速正好用于近战。
但是现代人在复刻过程中,想办法改进了诸葛连弩射程不足等缺点,尤其是用滑轮组大大降低了对臂力的要求,用弹匣式供箭增大了箭矢量。
“王帅、先生以及诸位将军,这就是我和大家说的连弩,虽然射程不如目前所用的,但也有一百步(约150米),而且胜在轻便携带,背在身上甚至可以攀爬城墙,对臂力要求也不高,拉力仅有一石半(约100斤),对弓弩手要求大大降低。”
赢辰安拿着手中的弓弩,介绍道:“目前我让工匠按照模块化设计,这样能够随时组装,零部件也能互换,降低了维护的要求。”
模块化设计?
王凌云等人对视了一眼,还是没有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听赢辰安说起来貌似挺厉害。
赢辰安看到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还没有明白,只好又介绍道:“所谓模块化,一定程度上就是标准化,我给工匠的图纸上己经写清楚了每个零件的尺度,比如这个连弩发射的弩臂长两尺半(约82厘米),弓身长三尺(约一米),以后任何工匠造出来的弩臂和弓身都必须长两尺半,不得多一寸也不得少一寸。”
“只要我们统一零件尺寸,后面工匠制造的时候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了,争取用最快的速度让还在西川的秦军装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我是质子,但我后面有秦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