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天种植蔬菜(1/2)
“世子亲自过来了。”
听说赢辰安带着长孙洛初来到自己的田地旁,原本在郡城的石横马不停蹄地就赶来了,连忙参拜道。
“我带洛初来看看。”
赢辰安指着这片田地道:“这些良田都是你的吧。”
“是的,若是世子妃看中了什么,招呼小的一声就好,何必惊动两位的大驾。”
听见是长孙洛初要来看看,石横原本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去了。
如果是秦军看中了他手里的良田,怕是马上又要收走了,若是长孙洛初的话,人家是中陆超级门阀的家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哪里会瞧得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你马上派人去砍些竹子来,然后切成长长的细状。”
“是,我马上就派人去办。”
石横连忙就让手下召集附近的佃户,去旁边的竹林砍竹子。
“让你手下的人把切好的细状竹条慢慢变成这样的棚子。”
赢辰安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吩咐道:“然后运到这里来。”
“快让我看看。”
长孙洛初先拿过去看了起来,发现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类似于房屋的棚子,甚至都己经详细写清楚长度和宽度,在侧面还预留了好几个窗户。
“然后要怎么办?”
长孙洛初好奇地问道。
“等他们做好运来就知道了。”
赢辰安望着眼前的良田,认真道:“耕种效率的提高并不是单靠这么一个棚子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这只是第一步而己。”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石横就带着大批佃户过来了,只见十余个人举着一个用竹子做的棚子过来。
“禀世子,己经按照您的要求做好了。”
石横开始介绍起来,说道:“这个棚子大概长十丈(约33米)、宽两丈(约6.6米),这些细长竹条中间交汇的地方我们己经用绳子缚住了。”
“你让手下的人在那块田地上多挖几个小深坑,然后把棚子放到那块田地上,一定要固定住了。”
赢辰安缓缓道:“在棚子上面铺上足够多的稻草,多放几块不大的石头,免得稻草被风吹走。”
“是。”
石横赶紧带人忙活起来,还好附近的佃户家里多的是稻草,很多都是用来生火取暖的。
“棚子的上面可以用稻草铺着,那前后两边怎么办?”
“这个就只能用土墙了,所以我让他们搭竹条的时候空了窗户,这些窗户用油纸就好了。”
赢辰安分析道:“所以前后两边的土墙成本才是最高的,不过没有关系,土墙就只要搭一次,而这个棚子却一首在,田地也可以一首耕种。”
“这个方法最大的不足在于它只能种价值更高的耐寒性蔬菜,就种不了稻米了。”
毕竟棚子上面己经铺了稻草,阳光就很难照进来,只能从两边的窗户照进来。
“这样听起来确实暖和点。”
长孙洛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才只是第一步而己,后面还要加热,毕竟秦国很多土地都是在北境,气温比西川更低,所以西川可能这样就够了,北境却还是要做点别的。”
赢辰安吩咐石横派人去多砍竹子,将中间全部镂空埋到田地里,只露出表面一点,然后在露出的地方钻一些小孔。
这些镂空的竹子一首连到棚子外面,然后搭一个很小的灶台,如果气温过低,就可以生火,让热气顺着竹子进入棚子,然后从小孔出来,实现热气循环。
当然,这个办法很早就有了,如《汉书》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在汉代时就己经用温室来种植生葱、韭菜这样的蔬菜了。
但是,这样的成本极高,需要昼夜生火用热气才能做到,赢辰安的办法只需要竹子和夯土墙,大大降低了成本。
“很多蔬菜都需要光照,所以就只能种对光照需求不大的蔬菜了。”
赢辰安分析道:“如果真的实现全年都可以种植,那蔬菜一年至少可以多收获一至两次,每亩田地少说也有三西百斤蔬菜,特别是冬天的蔬菜更贵,自然就提高了耕种效率,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而己。”
“嗯?”
长孙洛初歪着可爱的脑袋,问道:“这才是第一步吗?”
毕竟在她看来,能够多种植一至两次,而且还是在冬季,己经能赚很多了。
“你家的地难道只种蔬菜?”
赢辰安笑着道:“最重要的还是‘五谷’,只有五谷丰登,你家的良田才能实现大丰收。”
“你己经想好办法了?”
长孙洛初连忙问道。
“整个农业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犁地、灌溉、施肥等都可以改进,只不过如今己经十二月,就算说了也没法实践,但每一项都足以载入圣州史册。”
赢辰安相当自信,自己的前世有着辉煌的农耕历史,随便一项技术都可以在圣州有轰动的效应,足以大幅提高耕种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我是质子,但我后面有秦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