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 把爱的东西摔碎,就不会爱了吧(2/3)
,丢下她们两个,可真是太不靠谱了。
徐小芜的无中生有没必要。李书耳依然沉浸在电影的世界。
李书耳九岁了,感知到了更多的世间悲伤。她常常被冷落,可她那颗敏感的心可从没为了自我保护而冰冷下来。音乐给了她说话的权力,不需要勇气,情感就会被感知;不需要那张并不伶牙俐齿的小嘴拼命解释,细节就会被捕捉。多么方便,真是上帝的语言。可逐渐,她有些过早、但不可停止地脱离儿童视角,尝试着用更晦涩的情感解读每一个撞入人心的音符。第一个让她大开眼界的,就是爱情世界。电影中,夏洛和女神正借助深情对望,电影外,李书耳的耳朵贪婪地记录着旋律中的暧昧柔情。这是她想要的词。
夜再深些的时候,徐小芜睡了。这类电影她是不爱看的。她看不出这有什么社会价值、又能帮助自己怎样活得更加体面,所以她睡得很沉,非常沉,沉到李书耳轻唤几声妈妈都没能让她醒来。
李书耳下了床,回到书房,重又动笔写起那几行诗。这下子可真是酣畅淋漓。她听到雨落、鸟鸣、流星陨落,虽然一转头,只窗外却不过是黑夜中一面贴来苔藓的烂砖墙。
后半夜,李书耳久久不能入睡,偷偷拉起母亲的手,充满感激地握着。她对母亲的情感已经好久没如此冲动,自从被迫放弃唱歌比赛,她就自行切断了和母亲间的那条心灵脐带。可如今,她感谢母亲,不是因为母亲为自己人生规划的任何一条光明道路,而是母亲给了她生命和耳朵,让她个自视卑微的灵魂能感受生命如此的欢欣。
第二天晚上,李书耳又耐不住心中翻腾的灵感,悄手悄脚地出了床铺,来到书房,涂涂抹抹了好几页纸,出了最满意的终稿。她读了几遍这稿子,忍不住哼出调子。她想起林俊杰的几段小调子也可以配自己的诗,便掏出随身听,安上早晨买的电池,于是,音符像点石成金的木槌,叮叮咚咚地将目光所及的物件一个个敲成了艺术。
她就这样听着,反反复复修改着其中几个片段,为的是让大众听得懂的悲伤、听着更像自己才能懂的悲伤,然而快乐是共通的,她就放任更有才华的人帮她表达。又是修修改改的几个时辰。她不会作曲,只能把一截截片段录下来,反复回放,每个细微的音调抖动都不能放过。这件事让她彻底忘了时间,而时间也不过是人类衡量事物进展速度的方式。有了音乐,她可以扭曲时间,让快乐很长,让低谷很短。她做得多好。她才不是人家口中的笨蛋,她只是把选择题的abcd按照最美的旋律排好。她是个天才。她的姐姐李叶茴递给她这个随身听时就在上面写了:致天才。
天亮了,最后一遍唱完整了。人生头一次一宿未眠,大脑烧了一晚上,太累了,音准都听不出了。当然,如果母亲还能多睡会、太阳再降下去,她便还能继续改,改到自己的心真真正正地认可,改到谁听了都说是个精品,死了也不遗憾了。
李书耳收拾好一切,回了床,幸福地睡了,再一睁眼,太阳高照。母亲早就起了,在另一个房间打电话,“亲,您穿这个真的不显胖……”
她开心了,蹦蹦跳跳地去了厨房,拿出昨天的剩菜剩饭,熟练地把它们炒在一起。又转身抓了两颗蛋,剁了蒜,全部倒在锅里,炒在一起。炒着炒着,节奏感上来了,她便挥舞着铲子哼起了歌。她很忘我,开始和油烟机比声大,厨房变得乱糟糟,等感知到母亲正在身后望她时,李书耳声带像被根绳子猛地扎死了,简直吓白了脸。
“怎么又自己做饭,不是说不让你动火吗?”
李书耳乖乖把铲子让给母亲,一步一缩地退出厨房,跑到有阳光的地方给自己回回血。
徐小芜看着锅里花花绿绿的一大片,无奈地笑了,“这孩子……”,她尝了一勺,还挺好吃。她便开开心心地关了火,哼着歌往盘子里盛饭,“那些风霜雨雪,那些雷雨交加……”,无意地,她跟着女儿方才的调子哼起来。猛地,她愣住了,像被歌里的雷劈了。
徐小芜走去孩子的书房,把书一本本地掏出来,一些纸片飞出来,上面写着些不成文的破碎句子,翻开书,更多的纸片秋叶弹射出来,像刀片刮在心上。然而,甚至是书页里,也密密麻麻地划了短句,这一坨,那一簇,横着写,竖着写,斜着写,英文字间,数学符号旁,真是密密麻麻。掏出最后一本书时,一个鱼钩上了手,顺势一拉,是一条白线,高高提起,一个随身听咬了钩,吊在半空,摇摇摆摆。她凑近那猎物,皱着眉头识出上面的字,“山…水…www...p...3。”话音刚落,余光出现了李书耳的半张脸,再一定睛,只剩下门框边沿的一条腿。那腿很细,显得关节极大,上面裹着镶花边的长筒袜,袜子泛黄,但没有灰。
“李书耳。”,她唤女儿,“这是哪里来的。”
李书耳不愿说,但母亲扬言要没收,她才终于说了,“姐姐给的。”
徐小芜笑了,带着恨意的冷笑。敌人太厉害,竟然要在心理上彻底毁掉自己的女儿。她望着那随身听,像是看到王小红的脸,李叶茴的脸,甚至不怀好意的李书的脸,还有她几次偷窥到的、李红的脸。看着那些脸在自己指尖旋转,她松了手,随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岁那年,她成了北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