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应征入伍(1/2)
陈宁本来还紧绷的心,突然觉得一松,没想到这就过了。本文搜:狐恋文学 xhulian.org 免费阅读
陈宁一时还愣在原地,后边就又有人上来去举那石锁,这边考官看他呆立着不动,便张口呵斥:“呆头呆脑的,傻站着做什么,赶紧放下弓,去箭靶上把箭取回来!”
陈宁听到这里才回过神来,自小到大,还是第一被陌生人当面呵斥,都说人离乡贱,真是不假,转眼这就体会到了。
陈宁放了弓,取回箭来,又拿着号牌走到另一张桌子前,在这里换了半个巴掌大小的腰牌,正面写名字,背面写着南营二字。
桌子边上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看了一眼陈宁的腰牌,转手指着城墙边那边说:“那到那边立着的五面大旗了没有,去写着红字的旗下,找你的旅帅归队。”
陈宁跟着转头,看到城墙下,在护城河边上,立着五杆大旗,旗与旗之间相距十几丈远,旗杆有一丈多高,上面挂了一面斗大的黑旗,旗上写各着东、西、南、北、中几个字,可能是考虑到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字,所以分别用五种不同的颜色镶了大大的旗边。
东旗是绿边,南旗是红边,西旗是银边,北旗是黑边,中旗是土黄色的边。不断有人跑到不同颜色的旗下去归队,各旗下边有几个军官模样的人在聚拢士兵,还有人在大声说着什么,不少人在随意吵闹,也有军官举着鞭子在训斥新卒的,乱七八糟的一片。
陈宁看到这里,也没急着去归队,而是返回身,去看同来的伙伴们都去了哪里,不一会儿,同村的几个伙伴也都通过了考校,各自过来领了腰牌,大家兴奋的互相看着腰牌,本想大家能分到一个营中,没想分的营头各不相同。
最后走过来的是杨磙,他的能开弓,又能举起锁来,分到的牌子上不光写了中营二字,最下边写了标了职位是什长,大家纷纷感叹还是杨磙最历害。
杨磙笑着说:“咱们都是一个村里来的兄弟,出门在外,一定要守望相助,虽然不在一个营里,但以后有机会就互通消息,等放了银钱,咱们就买成米粮,一起送回家去。”
几人纷纷应是,又互留自己的营号,并相约,等放了响钱,一起去中字营找杨磙,大家一起去县城的大街上好好逛逛。
几个少年,一时心里痛快,忍不住吵闹的厉害,一个军官带着一队兵卒,走了过来,大声呵斥:“不准在此逗留,各归本队!”边说边挥动手中的长鞭在空中甩了一个花,发出清脆的“啪”,好像炸在大家头上一般,看这架式,再逗留下去,鞭就要抽身上来了,大家互相告别,各自往自己大旗下跑去。
陈宁这些从小在村里长的孩子,太仓县也没去过几次,更不用说清河县这样的大县,光看清河县宏伟的城墙,就让人流连忘返,宽阔的护城河上,都能行船了。
清河县,南边是苍山,北边是一大片的平原,大运河自东南而来,在清河县穿境而过,向西北流去,首达京城。
运河两边滋养了大片良田,建在运河边上的清河县又是连接运河与北海郡、莱郡、东郡等大郡的水陆码头,造就了清河县满城的财富。
陈宁背着自己的包裹,边赞叹着清河县城墙的雄伟,一边踱着向南营的旗下走去,南营旗下也摆着几张桌子,桌子后边坐着几个文吏,逐个寻问新来乡勇的姓名,籍贯,统一登记造册。
等轮到陈宁时,给他登记的是一个年轻的书生,年纪不过二十,面色蜡黄,穿了一袭旧衫,洗的倒是干净,只不过补丁挨着补丁,耷拉着眼,头也不抬的问道:“姓名,籍贯,家里有什么人,自备了什么兵器,一一说来。”
“在下陈宁,见过先生”陈宁上前抱拳行礼,答道:“太仓县人氏,家住太仓县城南三十五里处的后山村,家中有父母、兄嫂,还有一个没出嫁的姐姐,自己带了一身皮甲。”
书生停笔,眼抬起来,盯着陈宁端详了一阵,这还是第一个叫他先生的乡勇,这书生忍不住多看了陈宁几眼,然后向后边的一人大喊:“张百长,这里有个带皮甲的!”
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身穿皮甲的中年汉子,看年纪有三十来岁,身材瘦削,身量跟陈宁差不多,走起路来,身形敏捷,步伐矫健,几大步就跑了过来,冷着脸,也不见喜怒,问道:“是吗,又来一个带皮甲的,小子,多大了,习过武吗?皮甲让我看看”
陈看了一眼这位张百长,解下了背上的皮甲,递了上去,答道:“回将军的话,学过几年棍棒,也能开弓。”
“甲不错,就是你这身子骨看上去单薄了些。”张百长伸拿过皮甲,一边翻看一边说:“将军这俩字,可不能乱叫,以后见了叫百长就行,这人去我们甲队了,归五什。”说罢,抬手又把皮甲递给了回去。
书生挥笔在陈宁的腰牌上,加上了几个字,随手抛给了他,陈宁接住一看现在的腰牌算是完整了,正面写着清河乡勇陈宁,背面写着南营甲队五什。
后边有几个人军官模样的人,看到后,纷纷叫骂:“张百长,还是你们甲队阔气,带了兵器甲胄的先归了你们,总共才几个带的,你们甲队吃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执戟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