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33(1/1)
巴的。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org 本文免费阅读
而那些带着孩子的老者则被留在了后头,或许他们也不相信这是一件不求回报的善事,但是他们不能放过这个可能性,所以就有了一批“试毒”的人,他们年迈不堪,且孤身一人,却是最先冲锋陷阵的勇士。
“为了避免混乱,店里一次只能进三十人,吃好后去留随意。识字的老者可以在后头的店铺里教孩子们识字或是别的技艺,木工养殖之类的都可以,一日领二十个铜板,孩子们识字后可以在木板上刻书,每刻完一本可以换一两银子,等到其余店铺开业后,识字的孩子可以优先进去当伙计。”
“店里一日供两餐,早上一餐,晚上一餐,若是在我店里教书或是识字的孩子中午会给个麦麸饼子吃。”
她说完点了三十个人进店吃饭,然后其余的人就站在门口等。
三十个老人互相搀扶着走进店里,他们手抖得厉害,那些正在休息的帮工怕他们将糊糊打翻,就帮他们抬到了桌上,还给他们搬了凳子。
老人们连忙冲他们道谢,因为老迈,他们连鞠躬的动作都是缓慢的。
一个五大三粗的帮工将一个磕头的老妪从地上扶了起来,老妪的头顶光光的,手上满是粗粝的厚茧和合不上的豁口,她的手太抖,拿不稳勺子,就舀好一勺后低着头去吃。
帮工望了她好一会儿,直到另一个熟悉的人撞撞他催他做事,他才收回了目光。
他奶和这个老妪同样苍老,可逃难的路太苦了,他奶没撑过来。
如今他在这店里热火朝天的做事,看着那些老人进来吃饱一餐饭后又离开,他们脸上是带着笑的,好像这一碗糊糊能够让他们忘记生活带来的苦楚。
他不禁想,若是他奶当时能遇见一个像东家这样的大善人,是不是就能吃顿饱饭再走。
他们那时候太难了,一大家子的人逃难,却没多少粮食。他儿子才五岁,小小一个,很多逃难的人都拿着粮食来跟他换儿子,他不愿意换,他爹就没撑住饿死了。
夜里他兄弟摸过来想要偷他儿子去跟人换粮食,是他奶机警,醒来将人打开了。自那之后他奶就说了,他们家做不出吃人的事,要是谁还在惦记着要拿孩子换粮食,就是存心想逼死她。
所有人都饿,他饿,他奶也饿,但是他们做不出来把儿子当粮食的事,这是一条活生生的命,而不是三十多斤的肉。
那些吃了人肉的,还能算人吗?
第一批老人吃好饭后就出去了,他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找个人多的地方坐着乞讨,而是全部去了后面的店里,坐在最角落的地方发呆。
他们不识字,所以没法教书,也不像小孩儿一样可以识字,但是坐在这里就觉得心里舒服,这是个遮风避雨的好地方,还能闻到前面店里熬糊糊的味道。
若不是形势所迫,他们好好的老百姓谁愿意去当乞丐。如今洗干净身上,穿着还算干净的衣裳,剃了头发露出一张脸来,就更不愿意去了。
在战乱之前,他们也是勤勤碌碌的寻常人家,在冬日穿着厚实的旧棉衣,围在火堆边用饼子蘸着热汤吃,讨喜的小孩儿围在周围吃糖或玩耍,童言童语总会惹得全家人发笑。
那才是他们的日子啊。
宋颂将抽卡得到的红糖调味包全部拿了出来,若是有老人带着孩子来端糊糊,她就给孩子的碗里倒一点,云归城的孩子太少了,因为小孩儿生下来夭折的几率太高,能活下来的都是长辈用心伺候的。
红糖的香味和甜味瞬间俘获了孩子的心,他们将勺子从碗里拿出来,珍惜的舔着那个勺子。
直到勺子变得干干净净没有别的味道,他们才又将勺子放进去,然后拿出来继续舔。
多舔几回好像就饱了,然后就可以将那碗加了红糖的糊糊推到老人面前,让他多吃点。他们年幼,却知道生命的脆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留住年迈的亲人。
“阿奶,你多吃点。”说话的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他生得俊秀,剃了头发后并不难看,反而显得那五官越发标致,双目如点星,俊鼻高挺,双唇含珠,是难得一见的好相貌,身形也修长,如青竹般消瘦却坚韧。
他怀里还抱着个更小的女孩儿,看起来只有两岁多。小女孩儿有双漂亮的杏眼,黑白分明的眼睛四处转着,大胆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肉嘟嘟的唇让她看起来娇憨可爱,只是那唇色太淡了,看起来病恹恹的。
那小女孩儿也有一碗糊糊,少年将自己的那碗分给了阿奶,然后在妹妹的碗里吃了两口就开始喂给她吃。小女孩儿话都还说不明白,却知道紧闭着嘴巴不张开,把盛了糊糊的勺子往哥哥的嘴里送。
少年叹了口气,累得有气无力地说:“那我吃一口你吃一口,成吗?”
小女孩儿这才点头。
少年在勺子里盛了点底塞进自己嘴里,然后又盛满一勺喂给瘦弱的小妹妹,小女孩儿看他吃了就高兴,乐乐呵呵地把自己那一勺吃了下去。
旁边有相熟的人看不下去,压着声音劝他:“
不想错过《一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