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议定(1/2)
很多人考了一辈子科举都没有个像样的结果,像贾家族学里负责教书的贾代儒也只不过是个童生。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org 免费阅读
贾代儒考了一辈子连一个最基本的秀才功名都没有,放眼整个贾家也只出了贾敬一位进士。
多少人自觉有惊世之才,但最后却只不过是一场空想罢了。
虽说贾瑛这些年在裴之宜的教导下也有了十足的进步,但他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识。
策论他还算是能够凭借后世的智慧时不时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
至于经义这类贾瑛完全就是凭借着毅力在逼迫自己学了。
况且裴之宜所言不错,他贾家是以军功起家,属于武勋之后。
自己以后即使真想要走文官这条路,虽然有裴之宜的面子在,怕是挤进去也很困难。
但正如裴之宜所言,不论他将来如何,这学业是断不可荒废的。
所以这些年贾瑛除了一直着手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也在努力潜心进学。
跟着裴之宜这几年对于贾瑛来说也是所获颇多,不仅仅对他品性的塑造还是未来人脉发展上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见到此状,裴之宜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走到书案拿起贾瑛的课业。
今日贾瑛所作的题目是《论语》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一句。
裴之宜随即俯身细细览阅,入目字迹工整秀逸,笔锋刚劲含柔。
文章书写在雪浪笺纸上,仿若墨梅绽枝,清韵自生。
裴之宜双目不禁啧啧称赞,贾瑛这一手字每次看到他都心喜的很。
“所谓博学于文,乃君子进德修业之基。”
贾瑛开篇之语便让裴之宜心中一动,目生赞许,接着往后看去。
“文者,涵盖古今之典籍、六艺之学、伦理道德之教诲以及世间万物之理。”
“故君子当怀勤勉向学之心,广涉经史子集,穷究天文地理,洞悉人文世故……方能明辨是非善恶,知晓古今兴替之理。”
之后贾瑛认为独有博学尚不足以成就君子之德,还需约之以礼。
君子学富五车,却不以才高而傲物,而是以礼自持。
他从约束自身言行举止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圣人所认为的文礼关系。
“礼者,此缰绳也,可束人心之私欲、遏妄念之纷扰,令君子所为皆合于大义。”
“不致因放纵而逸出正道,陷于悖逆之渊薮。”
裴之宜读至此处,目中微光闪烁,微微有些感慨。
心中念及自己年轻时自负才情于官场周旋之际,亦有过逞才使气、轻慢同侪之行。
虽未至于大过,然而现在细细思量,实在是有悖君子之礼。
又念及自己半生宦海沉浮,见过诸多才高之士因无礼之约束,或贪墨舞弊,或党同伐异,终致声名狼藉身败名裂。
裴之宜心下不禁喟然长叹,继续往下看去:
“起居必遵礼仪之节,坐立皆有规矩之束,言而有信,行而有礼。”
“昔曾子临终之际,犹不忘启予手足之礼,虽身处病榻,仍以礼义之行处事。”
……………………
在文章最后贾瑛提出了博学赋予君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在诸多事理中择善而从。
守礼则确保君子将所学之善落实于实际行动,外化于言行举止。
君子通过博学与守礼二者相辅相成,方可达成“弗畔矣夫”之境界。
裴之宜读着这些字字珠玑的文字,抬眼望着面前垂首而立恭敬等候的贾瑛。
又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在书斋之中焚膏继晷、手不释卷的身影。
他心中顿时满是欣慰与期许,裴之宜放下手中那张写满墨字的课纸,继而轻叹了一口气。
“子珉。”
裴之宜目光温和地看向站在一旁的贾瑛,缓缓开口道:“你可知道当初为师为何会给你取这个字吗?”
贾瑛闻听此言,身形稍稍一怔,犹豫了片刻后,微微欠身答道:
“学生也曾思忖过,这‘珉’字,意谓似玉之石,虽有玉之表象,然终究非玉。”
男子一般二十行冠礼加字,这个时期古人认为后辈们在生理和心智上逐渐成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行冠礼后,别人在正式场合皆要称字以示尊重。
但亦有因家族中长辈或者师长对其有着特殊的期许和寄托,可以选择提前为男子加字。
三年前裴之宜便给贾瑛取字为“子珉”。
“先生赐此字,想必是认为学生尚存在诸多不足,仍需历经磨砺雕琢,以此字时刻警醒学生,不可因些许才学便心骄气傲。”
贾瑛一脸认真地回答道:“当要注重内在品德的涵养修炼,摒弃对外在繁华虚荣的追逐。”
古人名和字取相反之意者也屡见不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