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西域都护府(1/2)
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qdhbs.org 免费阅读
苏远承直捣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之后,此战不仅让匈奴遭受了惨重的军事损失,更在匈奴内部激起层层波澜,将其潜藏已久的矛盾彻底激发。
一时间,匈奴内部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权力,纷争不断,互相攻伐。老单于在这场混乱中无力掌控局面,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一步步走向分裂。
日逐王先贤掸的营帐内,气氛压抑而凝重。他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忧虑。
他的心腹谋士乌达力走上前来,拱手道:
“大人,如今匈奴内乱不止,各方势力相互倾轧,我等处境艰难。反观汉朝,国力强盛,对归附者多有优待。我以为,我们不如归顺汉朝,或许能为部众谋得一条生路。”
日逐王停下脚步,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归汉之事,谈何容易。我身为匈奴贵族,此举恐遭族人唾弃。”
乌达力急切地说道:
“大人,如今形势危急,若再犹豫不决,我等部众必将在这内乱中遭受灭顶之灾。汉朝素有大国风范,之前也有匈奴将领归汉后受到重用。大人若能归汉,不仅能保部众平安,还有可能在汉朝获得一席之地。”
另一位将领呼尔察也开口道:
“大人,乌达力所言极是。如今匈奴已如风中残烛,难有复兴之日。归汉是大势所趋,还望大人早做决断。”
日逐王抬起头,望向远方,长叹一声道:
“罢了罢了,为了部众的未来,我心意已决。即刻派人前往汉朝,传达我归汉之意。”
众人听后,纷纷跪地,高呼:“大人英明!愿追随大人归汉!”
......
未央宫前殿。
日逐王的使者跪在殿中,言辞恳切地表达着日逐王归降的诚意与决心,详述匈奴内部如今因权力纷争而分崩离析的惨状。
刘洵听完使者的陈述,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下方的大臣们,缓缓开口道:
“诸位爱卿,日逐王归汉一事,关乎我大汉与匈奴之局势,且说你们的看法。”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过了片刻,一位身着朝服的大臣越众而出,正是御史大夫萧望之。他拱手作揖,朗声道:
“陛下,汉与匈奴,乃世仇也。昔日匈奴屡屡犯我边疆,烧杀抢掠,我大汉子民深受其害。如今日逐王不过是在匈奴内乱、走投无路之时才来归降,其心难测。若贸然接纳,恐养虎为患,他日匈奴局势稍稳,难保其不会反戈一击。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萧望之的话一出,立刻得到了部分大臣的附和。
“御史大夫所言极是,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引狼入室。”
“是啊,匈奴反复无常,不可轻信。”
听到众人的反对,刘洵并未决定而是望向苏远枫说道:
“丞相有何意见。”
苏远枫向刘洵施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臣以为当接纳日逐王归降。自大汉建立以来,我大汉与匈奴征战多年,双方皆损失惨重。如今日逐王主动归汉,此乃上天赐予我大汉之良机。
接纳他,一来可彰显我大汉之仁德与胸怀,令四方蛮夷皆感我朝恩威;二来可借此削弱匈奴之势力,使其再难对我大汉边疆构成威胁。三来则可以让西域看见匈奴的衰败和我大汉的强大,借此让西域归顺”
殿内大臣们听了苏远枫的话,又是一阵交头接耳。有人暗自点头,觉得丞相所言有理;也有人仍心存疑虑,觉得不应轻易相信匈奴。
刘洵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丞相所言甚是。朕以仁德治天下,岂会因过往恩怨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日逐王归汉,朕当接纳。传令下去,厚待使者,告知日逐王,朕愿迎他及部众归汉。”
日逐王归汉这一事件,在匈奴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原本摇摆不定的部落开始重新审视与汉朝的关系。
在西域,各国目睹曾经强大的匈奴众叛亲离、日逐王率众归汉,大为震惊。长期在匈奴与汉朝夹缝中艰难求存的他们,见匈奴势力衰退、汉朝威望日增,便纷纷调整外交策略,向汉朝靠拢。
一些西域小国率先派出使者前往长安,表达对汉朝的敬意与归附之意。他们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珍宝,希望能与汉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不久之后,朝堂之上,苏远枫再次向刘洵进言:
“陛下,如今日逐王归汉,匈奴于西域影响力大减,各国纷纷示好,正是我大汉将西域纳入版图的绝佳时机。若设专门机构统管西域事务,既能保障丝路畅通、促进贸易,又能巩固我朝在西域地位、维护边疆稳定。”
刘洵听后,微微点头,目光扫视着群臣,说道:
“丞相所言甚是,此事关乎重大,诸位爱卿可畅所欲言。”
大臣们听闻,立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设立专门机构统管西域事务确是明智之举,既能彰显大汉的威严,又能获取实际的利益。经过一番商讨,在建立西域都护府这一决策上,大臣们达成了共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