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年代文:穿越四合院我娶了郑娟 > 第34章 粮价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粮价(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东西这片儿很多粮店,来这看看粮价准没错。本文搜:61看书网 61ksw.org 免费阅读

隆福寺粮店也是老字号,解放前就有。

大部分粮票和票证都是三个月发放一次,你家要是没领上粮票,带好粮本和户口去粮店领取也是可以的。

票证也是分开发放,粮票是片区粮店和粮食局发放。

很多杂票(肉票,油盐酱醋,火柴烟卷等等)这些都是副食本,票证是商业局印制。

商业局下放到居委会,没有街道管发票的。

前文就说过,街道是居委会上级单位,居委会发错票证,它要是发错不认?这时候找街道帮忙就对了。

扯远了…

张建设进去隆福寺粮店,门店墙上有个水泥大黑板上面写着粮价。

大米?

粳(jing)米:每斤1毛4分7厘。

?籼(xian)米?:每斤1毛2分6厘。

?面粉?:每斤1毛5分。

?玉米面?:每斤1毛。

高粱米:每斤9分5厘。

?红薯?:每斤5分?。

南方多种籼(xian)米,耐热耐旱,一年两熟或三熟,产量高米粒细长

北方是粳(jing)米,耐寒,一年一熟,米粒短短圆圆的,东北大米,五常大米就是这类。

高粱米夏天蒸熟过两遍凉水,凉爽可口,就是有点喇嗓子。

能吃二合面馒头也不多,大多都是纯玉米面的窝头。

……

张建设看着黑板上的粮价,心里默默盘算着家里几人粮票。

张建设每个月挣的钱不多,粮价现在稳定,应该是企业单位发的福利粮减少。

这时,旁边一位大妈正和售货员争论着什么。

原来是大妈拿着粮本要领粮票,可售货员却说本子上记录的上个月己经领过了,大妈坚称没有。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

张建设忍不住走上前去,看了看粮本后说道:“同志,你看这日期的笔迹好像有点模糊,纸张又薄,是不是之前登记的墨水印透的?要不咱再仔细核对核对?”

售货员听了这话,态度缓和了些,重新翻查起账本。

发现确实没有上月领取登记,赶忙给大妈补发了粮票,向大妈道歉赔不是。

现在还真没到后世大家流传那样,禁止殴打顾客的程度。

建国才十年,老人家还在,只是身份变成了终身制,现在摸摸鱼,吵个架还是正常。

售货员工作吃香是三年灾害时期,因为能先买到稀缺品,大家想买什么售货员一指就卖谁,你就说能不飘飘然嘛?

应该是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开始出现,很多时候都是试探出来的。

我打人了没人能惩罚,不扣工资不能开除,惩罚制度的缺失,时间一长就发展成殴打顾客了。

大妈感激地看向张建设,作揖感谢,“小伙子,多亏了你,不然我这老太婆有理都说不清咯。”

这要是大妈一家缺了一月粮食,那可就真能饿死人了,就算没有张建设大妈也会去找粮店领导,领导也会让查账。

张建设摆了摆手,笑着说:“大妈,小事儿,不用这样。”

粮价也看了,还帮助一个大妈。

说完转身离开粮店。

继续逛大街(gai)

“收废品咯…”

张建设一阵鬼哭狼嚎瞎叫唤。

现在兜里还有16块和10斤粮票,现在百姓家里也没太多家电,有家电的都是陆海空大院家庭。

想到就去附近找个大院逛逛。

东西七条与朝阳门北小街的交汇口,有一个悬挂五角星的建筑,这座建筑物所在的大院就是军区总医院家属大院。

张建设也进不去就在外面喊,“收废品咯…”

大院门口警卫看了看张建设也没撵人,每隔几天都有来家属大院收废品的,大家都知道这里有好东西,卖的废品也比胡同里的高级。

喊了半天也没人出来。

警卫有点看不过去,“哎…同志,你都喊半天了,我们没撵人,你也给个面儿去别处收废品呗。”

张建设也有点不好意思,“我这就走,不好意思哈同志。”

张建设掉头蹬车走人。

刚走没多远,从大院里走出一个妇女,右手抱着个收音机包装箱,左手还提着一个麻袋。

“哎哎哎,收废品的同志,回来一下。你看看这些你收不收啊?”

张建设听到身后有人喊他,掉头回去。

看到一位妇女手里的东西,收音机?这可是个稀罕物。

停下车,张建设接过来看了半天,从包装箱里取出黑色的收音机不大西角很圆润。

三个旋钮,一个音量,一个电台最后是波段钮。

保存的相当完好,天馈线还在,没有室外天线,就是不知道内部怎么样。

这是南都无线电厂1952年生产的红星牌501型收音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年代文:穿越四合院我娶了郑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