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村长说了(1/2)
“杨老师、杨师母,改天我再来探望您们!”
告别老两口,从教师村出来,是晌午一点多,时间还大早。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org
我找了个地方,数了一下手头的钱。
黄鳝24斤多,收购价一块七,卖出7块一斤;
泥鳅36斤多,收购价一块二,卖出6块一斤;
七星鱼20斤多,收购价两块六一斤,卖出9块一斤;
一斤以下小王八17斤多,收购价7块一斤,卖出20块一斤;
一斤以上大王八11斤多,收购价9块一斤,卖出30块一斤。
除去送给杨大宏的河鲜,我本钱350多块,如今收入1186块。
然后除去村长的20块本钱和10块利润,和赊欠河坪镇渔民鱼贩们的50多块。
再除去几块车油钱。
这一趟,我净赚超过700块,手头现金更超过1100块!
这时气温还是很低,雨更大了,我身上寒意阵阵。
我干脆开着手扶仔,来到人民商场,花150多块,买了9件夹绒的风衣,五件大的、四件小的。
小的是分给丫丫、军军的。
四件大的是我和村花媳妇的,还有一件送给桂花婶。
穿上风衣后,我就暖和了很多,不用再惧怕路上的寒意。
这时天还早,我就寻思着从县城里进点货,拉回去镇上或者村里卖。
这些货,是村镇缺少,而又消费得起的。
我想了想,很快就想好了主意。
1981年,整个阳城县,使用商品饲料来养鸡的,只有县城的三四家养殖场。
而河坪镇,家家户户养的还是走地鸡,喂谷喂米,长得也相当慢。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杀鸡。
集市上也有鸡卖,但价格老贵老贵。
而养殖场用饲料养出来的鸡,味道当然比不上农家走地土鸡,但有一个极大的优势——价格便宜。
走地土鸡一般要三块多一斤,但养殖场的鸡,批发价只需一块多。
按照前一世的记忆,我找到了城郊的一家养殖场。
以一斤一块二的价格,进了300多斤的鲜活肉鸡,小的两斤多,大的四五斤,一共90多只。
一共花了近400块。
因为河坪镇的肉鸡市场,我并不是很了解。可能乡亲们未必喜欢这种饲料鸡。
为了避免风险过大,我没有把钱全部投进去。
之后,我拉着一车的活鸡,不到一小时就赶回了镇上。
然后,在菜市场外面,找了个地方,打起牌子:
“县城养殖场生鲜活鸡,2块一斤!”
1981年的河坪镇,养殖场还是个新鲜事物,不但不会让人联想到激素、药物、添加剂什么的,反而显得高大上!
再加上县城两个字的加持,广告效果十分的明显!
而且周围卖鸡的档口,开价都是3块一斤。
我的价格便宜一半,鸡也是活蹦乱跳的,毛色相当好,吸引力简直不要太大。
于是很快就围上来了一大群乡亲。
“靓仔,我要两只,不,三只!”
“小老板,称五只给我!”
这么便宜的价格,大多数人都觉得捡到了,一买就是几只几只的买。
不到一小时,90多只鸡,就卖了个清光。
忙碌完之后,我一身都是鸡粪味,身上还粘着很多鸡毛,整个人都有些狼狈肮脏。
但我心里也挺爽的。
近400块的本钱,也变成了650多块,赚了一大半。
这时我手头的现金,已经接近1200块。
这一波赚的不多,但也说明,这又是一条生意路子,从县城返程,又可以赚一波!
……
“咦?那人不是狗远吗?今儿没有去巴结咱表姐,咋还卖起鸡来了?”
“他身上好脏、好臭!他卖的,哪能是啥养殖场的鸡,分明是偷来的鸡!”
就在这时,两把充满嫌弃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我抬头一看,是两个十八九岁左右的妹子,穿着刚买的绣花连衣裙和布花鞋,手牵着手,从我不远处经过。
原来,她们正是我那城里前妻的两个表妹。
看到一身脏臭的我,她们就习惯性的捂住了鼻子。
她们跟我前妻一样,对我无比嫌弃。
“再过几天,就是咱表姐的生日了,狗远肯定得买些生日礼物去讨好她。”
“不过他家里没钱,连自己媳妇的积蓄都偷光了,就偷鸡换钱呗!”
“咱得提醒表姐,甭收他的生日礼物!偷鸡卖钱买的礼物,不配送给咱表姐,呸呸!”
这个穷年代,偷窃的风气挺严重的,两个妹子都以为我是偷的鸡,眼神更加嫌弃。
“哼哼!走着瞧!!”
我心里冷哼一声。
前妻的生日那天,我绝不会再跪舔她,反倒要在那天,干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981:我宠儿女成宝,白莲前妻悔断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