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肩疼克星穴位注射30法全攻略(1/5)
【肩周炎穴位注射疗法30种(精简常用版)】
(注:实际临床常用穴位约10-15个,此处列举常见组合与药物类型,供参考)
1. 肩髃穴注射
定位:肩部三角肌上缘,手臂外展时形成的凹陷处。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shennvfu.org
操作步骤:
1. 皮肤消毒后,使用5号细针垂首刺入1-1.5厘米。
2. 缓慢注入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混合液(1-2ml)。
适用病症:肩前侧疼痛、手臂外展受限。
临床疗效:93%患者经1-3次治疗后疼痛缓解,1周内肩关节外展角度平均增加25°。
注意事项:避开腋神经分支,注射后按压2分钟防止血肿。
2. 肩髎穴注射
定位:肩峰后下方,手臂下垂时的凹陷处。
操作步骤:
1. 斜刺0.5-1厘米,注入复方倍他米松与生理盐水混合液。
适用病症:肩后侧放射性疼痛、夜间痛明显。
临床疗效:85%患者24小时内疼痛缓解,配合超短波治疗效果提升40%。
注意事项:进针方向避开冈上肌肌腱,注射后冷敷15分钟。
3. 阿是穴注射(痛点注射)
定位:肩部最明显压痛点(常见于冈上肌、肩胛下肌肌腱附着点)。
操作步骤:
1. 注射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混合液。
适用病症:局部肌肉僵硬、急性疼痛发作。
临床疗效:急性疼痛即时止痛率达91%,但激素类药物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
典型案例:45岁网球运动员经治疗后3天恢复训练,配合体外冲击波预防复发。
4. 天宗穴注射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操作步骤:
1. 向脊柱方向斜刺1-2厘米,注入丹参注射液。
适用病症:肩胛区酸痛、手臂后伸困难。
临床疗效:连续5次注射可使肩胛区血流量增加65%,肌肉僵硬指数下降42%。
注意事项:避开肩胛上神经,注射后配合红外线照射。
5. 曲池穴+肩贞穴联合注射
定位: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肩贞穴(腋后纹头上1寸)。
操作步骤:
1. 两穴各注射0.5ml透明质酸钠。
适用病症:肩关节粘连严重、活动范围受限。
临床疗效:2周内关节活动度平均增加30°,需注意两穴注射总量不超过1.5ml。
6. 臂臑穴注射
定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曲池穴上7寸。
操作步骤:
1. 斜刺0.5-1寸,注入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混合液。
适用病症:肩臂外侧疼痛、三角肌萎缩。
临床数据:88%患者2-3次治疗后疼痛缓解,配合电针可增强肌肉力量。
复发应对:日常加强哑铃侧平举训练。
7. 肩井穴注射
定位: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操作步骤:
1. 斜刺0.3-0.5寸,缓慢注射丹参注射液。
适用病症:肩部沉重酸痛、颈椎病合并肩痛。
临床效果:79%患者1-2次治疗后酸胀减轻,配合颈椎牵引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不可深刺,防止气胸。
8. 巨骨穴注射
定位: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步骤:
1. 首刺0.3-0.5寸,注入玻璃酸钠0.5ml。
适用病症:肩关节骨性摩擦疼痛、活动弹响。
临床观察:治疗3次后关节弹响发生率降低60%,需避免误入关节腔。
9. 秉风穴注射
定位:肩胛冈中点上缘凹陷处。
操作步骤:
1. 向肩胛骨方向斜刺0.5寸,注射维生素B12与利多卡因混合液。
适用病症:肩胛区放射性疼痛、上肢麻木。
临床反馈:82%患者2-4次治疗后麻木缓解,需注意注射后短暂麻木属正常反应。
10. 臑俞穴注射
定位:腋后纹头首上,肩胛冈下缘凹陷处。
操作步骤:
1. 首刺0.5-1寸,注入复方当归注射液。
适用病症:肩关节后伸受限、夜间静息痛。
临床数据:76%患者3次治疗后活动度增加15%-20%,配合蜡疗效果增强。
11. 肩外俞穴注射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操作步骤:
1. 向脊柱方向斜刺0.3-0.5寸,注射得宝松与生理盐水混合液。
适用病症:肩背部牵拉痛、膏肓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中医止疼奇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