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0(1/1)
番寒暄之后,两人结伴而回。
路上江珉想着戚纶的点评,有些郁郁寡欢。
忽然出声询问:“你说,我是不是...不太适合...”
江御打断他:“我们书院挺厉害吧?可考上举人的也没多少。别妄自菲薄,天下有志之士多若牛毛,可真正能杀出重围的毕竟是少数。
你又何必行至中途,调转船头?须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
于是第二日,江珉与与举子们,一同踏上了前往开封的路途。
学院中因着学子们开课,也热闹了不少。
最近还有些前来求学的外地生员,情况大多跟江珉差不多。
一时间睢阳书院格外热闹。
沈知白只觉得原本自由快乐的生活,飞走了,有些不太适应。
长叹一口气,听同窗们谈论前线之事。
年前,辽人南下攻击瀛洲,在河间府君子馆大败宋军,士兵们因天寒地冻无法使用弓箭,全军覆没。
河北防线遭到重创。
那可是数万兵士!身后是数万个家庭!
前线战报传回后,又是举国哗然。
——这不,连书院的少年们都谈论起此事。
学生们各家在朝中都有些关系,自比一般人看的透彻,可这也架不住少年血性。
“刘将军分明安排好后手!这李继龙真是懦夫!怯战至此!”
江御并不太清楚这事儿,静静地听着同窗们议论纷纷,实在是他的消息太过闭塞。
看着慷慨激昂的小方,沈知白却知道这场战争远没有那么简单。
这事还要从北伐说起。
北伐的失利,导致太祖留下的常胜不败,敢于野战的二十万精锐禁军,几乎消耗殆尽。
而十一月时,辽人开始了他们的报复。
辽圣宗、萧太后再一次御驾亲征。
年逾六十的刘廷让,在面对敌人主力军来犯时,为了守护身后的都城,毅然选择主动出击。
在此之前他与李继隆约好,瞅准时机两相合击。
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雪漫天,天寒地冻之下,宋军对骑兵最大的法宝--弓弩失效。
将士们血性犹在,在远程攻击失效的情况下,在辽人的铁骑之下,毅然选择近身肉搏。
面对辽军主力,数万将士从清晨血战至黄昏,战况之惨烈,难以言表。
辽国援军不断汇入战场,而宋军越来越少。
——战争一直持续到傍晚,苦等援军无果,绝望之下战阵崩溃,全军覆没,仅主将刘廷让领数骑奔出,数万将士全军覆没。
那么此时,本该作为援军的李继隆,人在哪儿呢?
第21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娘给我说了门亲事...等我归家,就成亲啦!”
“一把老骨头咯,收复失地后,老子就卸甲归田,含饴弄孙去。”
“哎,你的家书里写的啥呀?”大家一起转头,看向傻笑不已的人。
“嘿嘿嘿,我、我当爹啦!”
“恭喜!”
“恭喜恭喜呀!”
“哎,将军给赐个名儿吧?”
...
“将军快走!”
“走啊!!唔...”
一柄弯刀削掉了他年轻的头颅,热血撒了满天。
“呼、呼、、”帐中之人喘着粗气,翻身坐起,额间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他吃力的起身,行至桌前。
须发间掺杂着银丝的老者,借着烛火,奋笔疾书。
“吱呀——”
身形佝偻的老仆推门而入,端来了参茶:“老爷歇会儿吧。”
“咳、咳、、”
春寒料峭,夜风吹得人骨子里发寒,老仆忙掩上房门。
咳嗽不停地人,手却极稳,下笔丝毫不受影响。
“不了。”一闭眼尽是熟悉的脸庞,怎么敢让他们白白牺牲?
良久,他搁下了笔,悲愤的眼泪滚滚而下。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一刻他只是个老人。
又一封加急的奏报被送往京城。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紧张。
“...辽军攻我瀛州...清晨时分臣率军应敌,天寒地冻,我军弓弩无法使用。
儿郎们奋力搏杀,血战不退!数万将士英勇奋战,击杀辽国舅详稳挞烈哥、宫使萧打里两员大将。
然而直到傍晚,援军仍迟迟未至,我军将士几近全军覆没!辽狗乘胜追击,十日内攻下冯母镇、祁州、深州、德州等地杀官吏、俘士民、大肆劫掠。望圣上重罚怯战之人李继隆!臣刘廷让叩首再拜。”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刘廷让被辽军包围于君子馆时,李继隆引兵退至保乐寿,并没有如约救援。刘廷让几乎全军覆没,仅几人逃脱。
最初接到战报时,官家震怒,命李继隆赴京接受调查,把他交给了宰相问罪。
只是,这满天下人都知道,李继隆是当今陛下的大舅子。
在以往的征战中,表现得极为出
不想错过《北宋名臣奋斗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