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0章 叔侄谈心,太子议种田(1/5)
紫宸殿。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jinruta.org
李世民坐在文案内正在读《群书治要》,魏征侍立在一旁。
李世民读到了扶苏和刘盈那一段,把书放下了,十分感慨:“爱卿,你说,秦朝之所以灭亡,吕后之所以乱政,难道说,与扶苏和刘盈的性格柔弱没有关系吗?
嬴政在沙丘病重,赵高和李斯合谋篡改了遗诏,改立了胡亥为太子。
然后,矫诏赐扶苏自杀。
当时,扶苏在蒙恬的军中,手握三十万军队的兵权,大可以放手一搏呀,为什么要自杀呢?
他的性格是不是太过柔弱了,而且不能明辨是非呢?”
魏征说:“陛下所言有一定的道理,扶苏的确有一点愚忠愚孝了。
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说那矫诏是赵高和李斯合谋篡改的,但是,上面盖有秦始皇的玉玺,本身是看不出来什么破绽的。
于是,扶苏便认为那封诏书是嬴政的真实意思表达。
扶苏心里想的是,本来自己和他父皇的就政见不一,尤其因为焚书坑儒一事,扶苏是坚决反对的,因此,惹恼了嬴政。
他认为嬴政之所以把他派到边疆来,驻守长城,就等于贬斥了他。
其实呢,他误解了嬴政的本意,嬴政并非要抛弃他,而是要磨炼他,是希望扶苏能够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望。
当然了,这里嬴政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如果他早把扶苏明确地立为太子,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事情了。
因此造成扶苏惨死,胡亥继位,最终,使大秦的江山落于他人之手,不是扶苏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嬴政和胡亥都有责任。”
“咱们再说说这个刘盈,刘盈当上皇帝之后,试图保全刘如意。
但是,吕后记恨戚夫人,于是,毒死了刘如意,并且把戚夫人手脚斩去,眼睛挖去,舌头割掉,扔进了猪圈里,变成了‘人彘’,最终,戚夫人受尽了折磨,痛苦而死。
等到戚夫人死了之后,吕后让人把刘盈叫来,让刘盈辨认一下戚夫人。
等到刘盈认出那个人彘就是戚夫人之时,刘盈当时就惊呆了,他从未见过如此惨绝人寰之事,说这绝对不是正常人所为。
从那以后,刘盈不问政事,终日沉迷于酒色,在位七年,毫无建树,便去世了。
最终,使得皇权落在吕后的手中。
吕后将吕姓家族的人纷纷封王,差一点颠覆了刘氏江山,这难道和刘盈仁弱的性格没有关系吗?”
魏征手捻须髯,迈着方步在殿堂里走来走去:“陛下,微臣认为你说对了一半。”
“哦,那么,另一半呢?”
“之所以造成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惨死,刘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在临死前,没有想办法保护好戚夫人和刘如意。
比如说,他颁下一道圣旨,或者赐给戚夫人和刘如意免死金牌,不也行吗?
但是,刘邦没有这样做,而只是让周昌去做刘如意的国相,让周昌保护刘如意。
别忘了,周昌不过是个臣子,吕后才是君主,周昌如何能保护得了刘如意呢?
吕后先派人去调刘如意进京,周昌不让去;
后来,吕后又下了一道旨意,把周昌给调走了,再派人把刘如意接到京城。
虽然刘盈想保护刘如意,但是,总是会有疏忽的时候。
吕后趁着刘盈没注意,用毒酒把刘如意给毒死了。
当然了,戚夫人也有她自己的责任。
她不应该贪心,让刘邦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
她认为只要刘邦同意了,便可以改变现状了,其实她想错了,刘邦并非一个果断的人。
刘邦对于外敌十分果断,诛杀异姓王,毫不留情!
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家事,却优柔寡断!
他和汉景帝不一样,汉景帝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皇帝。
另外,戚夫人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吕后的实力,吕后有吕氏家族在帮着她,还有樊哙那样的妹婿也帮着她,甚至连张良也帮她出主意,把商山四皓给请来了,这样,吕后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作为一个女人,吕后诛杀戚夫人的手段确实毒辣了些。
她把戚夫人杀了,也就杀了,何必把戚夫人折磨成那个样子?又何必让刘盈去观看呢?
刘盈那时刚继位,才十几岁,什么时候见过如此惨烈的场景呢?
刘盈之所以夭亡,使得大权旁落,也不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刘邦生前就没有把这些事情考虑好,没有协调好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的关系。
吕后的性格也太过于强势了些。
刘邦对她的感情很深,拿她也没办法。”
李世民听了之后,微微颔首:“朕现在担心的是,承乾的心地太过善良,性格上似乎有些柔弱。
朕担心他会像扶苏和刘盈那样,走他们的老路。
慕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