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4章 育婴堂(1/2)
光绪二十一年,寒冬腊月,奉天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刺骨的寒风如饿狼般呼啸着,肆意地刮过大街小巷,刮过每一个角落,割得人脸生疼。东关育婴堂外,那高耸的十字铁架在狂风中吱呀作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又好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不祥之事。
豆腐坊的王张氏,是个命运坎坷的女人。她的丈夫早年间因病离世,只留下她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她从未想过放弃。然而,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家中的粮食也所剩无几,王张氏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思来想去,她无奈之下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将自已的女儿送进了东关育婴堂,希望女儿能在那里得到一口吃的,活下去。
自那以后,王张氏的心中便被无尽的牵挂和担忧填满。她每日都在思念着自已的女儿,不知道她在育婴堂里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吃饱穿暖。这已是她第三次来到育婴堂,像往常一样,她挎着竹篮,里面装着特意为孩子们熬制的热豆汁。她的双手被寒风吹得通红,甚至有些皲裂,但她全然不顾,心中只想着能快点见到女儿,把这热乎的豆汁送到她的手中。
她轻轻叩响那扇黑漆木门,每一下敲门声都带着她满满的期待。然而,回应她的只有呼啸的风声,和那空荡荡的寂静。昨日她送来的豆汁,此刻原封不动地摆在台阶上,已经凝了一层厚厚的冰碴子。王张氏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嬷嬷,开开门呐,我给娃娃们送点热乎的……”王张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她的声音被风声淹没,可她仍不愿放弃,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就在这时,后巷突然传来车轮碾过雪地的咯吱声。她心中一惊,鬼使神差地绕到墙根。
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僵住,仿佛被重锤击中,整个人都无法动弹。只见两个黑袍修女抬着草席匆匆走来,她们的脚步急促而慌乱,脸上带着紧张和不安的神色。草席的一角处,竟露出半只青紫的小脚。而那脚踝上系着的银铃铛,正是她半月前偷偷给女儿拴上的。那银铃铛,是她用自已仅有的一点积蓄换来的,她希望这个铃铛能给女儿带来好运,能让女儿在她不在身边的时候,感受到母亲的爱。
“夭咧寿!我的囡囡!”王张氏发出凄厉的尖叫,那声音划破了寒冷的空气,惊起了树上的寒鸦。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想要抱住自已的孩子,想要确认这不是真的。她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很快便被寒风吹成了冰珠。周围的居民被这凄惨的叫声吸引,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看着王张氏的样子,心中也充满了同情和愤怒。
等巡街的捕快赶到时,草席已被愤怒的人群撕开。女婴的尸体上浑身布满针孔,那密密麻麻的针孔,仿佛是一个个残酷的伤口,刺痛着每一个人的眼睛。女婴的左手还紧攥着半块带有德文标签的玻璃片,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她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怒吼:“洋和尚拿娃儿试药!”这愤怒的声音,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民众心中对洋人的积怨。多年来,洋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种种恶行,早已让民众们心怀不满,而这一次,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了。
消息像野火般迅速在奉天城蔓延,人们义愤填膺,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向洋人讨个说法。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愤怒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一些年轻人甚至开始制作标语和旗帜,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抗议活动。而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也在暗中联络,商量着如何应对这一局势,为民众争取一个公正的结果。
当夜,法租界领事馆内,气氛异常压抑,仿佛空气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昏黄的灯光在摇曳,将法兰西领事乔治的身影拉得扭曲而又阴森。乔治叼着雪茄,眉头紧锁,那紧皱的眉间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满脸不悦地用拆信刀戳了戳案头的报告,雪茄的烟灰抖落在报告上,他却浑然不觉,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怒意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慌张:“二十个实验体全暴露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对面的神父身子微微颤抖,额头上不断渗出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光芒。他一边用手帕慌乱地擦拭着额头,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都怪那个厨娘,居然偷留了柏林大学的培养皿……我们已经尽力封锁消息了,但还是传出去了。我也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胆子,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神父的声音带着哭腔,眼神中满是恐惧和无助。
乔治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皮鞋重重地踏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脑海中飞快地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应对措施,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发更大的麻烦,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利益和地位,还可能会触怒远在法国的政府,让他丢掉这份体面的工作。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联系巡捕房,让他们驱散那些闹事的人,再想办法把证据销毁,不能让那些中国人抓住把柄!”乔治突然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对着神父说道。
就在这时,话还没说完,玻璃窗突然“哗啦”一声炸裂,石块裹着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工智能055驱逐舰穿越回晚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