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32(1/1)
现的线索是太子身患暗疾的隐秘,太医院证实香料中有一味“梭茅”的异域药材与太子治疗暗疾的药方,恐药性相克。太医院使试图折功抵罪,然而皇帝对太医院使先前隐瞒太子暗疾之事岂会视而不见,太医院很快也遭遇一片血雨腥风。太子虽有暗疾,但杜珧没有,何以会一同中毒身死?太医院使好似忘记了杜珧的死,又或者那时根本没人太过关注杜珧的死。
随后,调查的方向忽然转向东宫内宅。太子妃发现巽郡王之母楚嫔早知太子患有暗疾,楚嫔曾命娘家兄长找民间的专治大夫替太子私下看病,太子妃与楚嫔本就不睦,两人之间的针锋相对,是否只因嫉妒还有另有阴谋,外人终究是雾里看花。最后,楚嫔被赐死,替太子私下熬药的太监也被赐死。随着血色弥漫,太子妃似生了悔意,她将巽郡王接到身边照料。然而,不久,巽郡王也差点死于毒杀纵火。当晚值夜的东宫少詹事薛昉随后将他秘密带出了宫。因巽郡王消失,太子妃不得不担下照看不力之责,从此被幽禁。
其时,从民间、朝堂到宫廷,因太子毒杀案,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唯恐哪日被查出和案子有些莫名关联,然后因无法自辨而丢了性命。姚若峰当年任职吏部,与这起案子毫无瓜葛。朝堂动荡,他心有郁愤,但太子毒杀案轮不到他来调查。案发之后,他最忧虑的是告病在家的座师杨令英。姚若峰是从山里小城走出来的学子,他对青睐他的座师极为崇拜,他当时哪能知晓杨令英与太子毒杀案有关?每每去探病杨令英时,总是忍不住抒发议论,抨击案情,他不明其理,但杨令英岂不心烦?一来二去,师生之间的矛盾显现。那时的姚若峰仕途追求是做盛世诤臣,锋芒外露,满腹劝谏,杨令英爱他直言一面,亦觉得他时有莽撞。
许是杨夫人担忧杨令英身体受气,便出面为师生调和。姚若峰自觉反省,准备择日向老师道歉,谁料某日离开杨府时,忽听到下人议论,杨夫人先前也生了病,到别院休养一月才归,姚若峰心里顿时更加愧疚,不仅惹老师生气,还连累师母奔波。但正是因为知晓了杨夫人生病移居别院一事,随后让姚若峰起了疑。
时间拨回现在。
当杨令英和姚若峰在屋内对峙时,罗云终于带着消失许久的申管事来到了别院。
文柏与申管事主仆久违再见,两人眼中皆隐隐泛着泪,那是在短短半年间经历了人生巨变的两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两人寒暄过后,裴如晦立即唤过申管事,他许是对事情已有猜疑,句句凌厉直接。
“申管事,本官问你,二十年前,文大夫到底是受何人所请?进京为何人治病?”
裴如晦神情比裴恕之更为严肃,平日性格也是谨慎自持。申管事窥见他满身气度,立刻伏首道:“大人,我家老爷二十年前受一位严管事所邀,进京为严夫人诊病。那位管事将老爷与我接到京郊别院,除了严管事,我们没再见过严府其他人。”
“文大夫何时进的京?”
“九月初。”
“严夫人病情如何?”
“平日老爷留在别院为夫人诊病,严管事不让我跟随,我不知严夫人病情。”
“文大夫没有向你透露一二?”
“没有。我家老爷从不会随意透露病人病情。只不过……有一日,老爷写药方时,似有些犹豫,我听到老爷不自觉嘀咕了一句,‘年纪轻轻却患有偏头痛’。就这么一句,然后老爷就收住话头了。”
“文大夫所开药方……”裴如晦迟疑着。
申管事闻言,像是突然回忆起了某件可怕的事,神色更加惊惧,“老爷说所有药方都被严家人要走了,他不曾留,但所有人似乎都不信,文府被灭门那日,那群匪徒闯进文府,也要找药方,可哪有什么药方?我家老爷和夫人死得太冤……”
申管事的话不算空泛,但让不明就里的人听来依然困惑。
裴恕之不由急步走向裴如晦,“父亲,您为何这么质问申管事?”
裴如晦蹙眉道:“恕之,二十年前,师母生病在别院休养,我亦曾去探过病,当时并不知是文大夫在为师母治病。据我所知,师母也没有偏头痛的毛病,更何况年纪轻轻?”
“依裴大人所言,莫非怀疑当时文大夫的病人是太子?”
周睚此话一出,众人再次震惊不已。若果真是太子,那么这就是一出明目张胆的偷梁换柱。
文柏趁机问:“家父专攻风疾,难道太子当时所患暗疾是此病?”
裴如晦回忆太子死前的几次突然昏厥,摇摇头,没作回应。
屋内,这对师生的耐心显然都已不多。
姚若峰紧拽着大氅,沉声开口,“老师,我时间不多了,不妨就由我来替你回忆当年情景。太子当年患有偏头痛,时常晕厥,偏又性格强势固执,控制不住脾气。他对您这位太子太傅的约束日渐心生不满,但同时,因您
不想错过《睚眦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