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章节节选(1/3)
章节节选
(喜欢理由:原学自今日便是官学,朕做经筵,太学授课,开科取士,皆从原学。取关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再取舒王四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天理为本,初成太极,太极猝然生阴阳,遂有天之原出,天之原既承天之理,遂成万物,人为万物之灵,生而不稳,故当顺人欲而辩天理,欲辩天理,当格万物,欲格万物,当学而习之丶实而践之,以成道德,道德完备,人生至理,即为圣人。”)
……
早就扔下姜茶的赵鼎摇了摇头,却又点了点头:“张伯英这个事情稍有特殊,他贪成那样是官家暗中许诺的,是他拿当日淮上战功换来的,再加上此番将田师中送过去,大节上终究不亏……不过,说到底还是他贪性难改!不然,何至于被韩世忠甩的那么开?又让李彦仙丶岳飞这些人给追上来?如今他在官家心里,怕是连张荣丶吴玠都要比不上了,也就是比曲端强些。”
……
“这本是官家用心经营邸报的一个意图。”赵鼎闭目而对,语气已缓,却似乎有些困倦之态。“将他的意思直接越过都省丶枢密院,暗示传达下来……可还有什么?先将标题念来。”
……
“还有一篇是吕公相署名的短文,是说天理的。”张汾稍微郑重起来。“文章极短。”
赵鼎无奈,只能勉力睁开眼睛,然后带着明显的倦意坐起身来:“吕氏家学多是佛儒掺杂,也未必就有胡安国的‘气’像话,但终究是平章军国重事,当朝公相,不可不慎重以对……你细细念来。”
“是。”张汾立即站直身子,扬声念了起来。“天理为本,初成太极,太极猝然生阴阳,遂有天之原出,天之原既承天之理,遂成万物,人为万物之灵,生而不稳,故当顺人欲而辩天理,欲辩天理,当格万物,欲格万物,当学而习之丶实而践之,以成道德,道德完备,人生至理,即为圣人。”
一语既罢,赵鼎早已经双目闪烁,愕然心惊。
……
一连五六日,假期期间,吕公相从开天辟地说到格物致知,又从顺人欲辨天理说到了功利实用,以及什么知行合一,实践检验一切,最后还不忘强行说自己是从王舒王那里得来的感悟……总之,在其馀名儒根本没机会开口的情况下,这位平章军国重事就是通过这种作弊一样的手段,然后在某人极具政治暗示的推介下,以一种其馀学说根本难以匹敌的宣传资源,用一种超越时代的方式,强行完成了这个缝合怪学说的概论。
而这其中稍微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邸报以官方身份宣布了吕公相新学说的名字为原理新学,吕公相这几日也是在做‘原理学概论’,但是老百姓和士人还是按照气学丶新学丶理学丶关学洛学什么的命名方式,给这个明显是强行缝合了舒王新学丶吕氏道学外加新天理论的学说安了一个‘原学’的简单名字。
……
于是,建炎五年的元月,在很多外地帅臣和武将懵逼的情况下,邸报开始以一种只在京城内部发行丶每日一增刊的特殊形式,充当了学术交锋的战场。
大年初八,春耕都尚未开始,邸报上便正式刊登了胡安国和许多其他大儒对‘原学’的攻击与质疑,支持与讨论。整整两张纸,再无闲杂文章故事。
而这其中,胡安国因为心里有货且气贯长虹,所以最为有力,其馀的反对者,大概是因为畏惧吕好问的学术丶政治地位,外加估计赵官家的姿态,则不免显得有那么一点小心翼翼。
对此,吕公相依然保持了冷静与从容,这一期邸报增刊,他没有理会其馀那些虾兵蟹将,也没有针对胡安国的长篇文章细细补全自己的性命道德丶内心外物这些覆杂哲学概念,以为原学作辩护。恰恰相反,平日温吞的吕好问只是以一种论断而平淡的语调,说出了原学中‘气’的本质。
按照他的说法,气也是一种物质,且只是一种物质。它其中蕴含天理是不错,但却与石头丶竹子丶水丶冰丶土壤并无区别!而人之所以觉得它特殊,只是因为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中,很难察觉它的物质实态而已。
……
赵玖当即失笑颔首:“是了,谁主动谁负责,谁提出谁证明……原学后发却先攻,自然该他们证明……吕本中。”
……
言至此处,陈公辅忽然正色起来:“官家,臣想说的是,一则,这朝廷正经经学还是得赶紧定下来的,不然下面没法做事;二则,想要定下来经学,就得正经辨经,不然不足以服众;三则,学问一途大的是,既有程学渐渐兴起,也有吕相公弄起来原学,还有其他各家各派,更有许多人志不在此,真要辨经,什么派系都不惧的,但官家须先站出来,告诉大家朝廷想要什么经,又不想要什么经,那自然就有什么经丶没什么经……”
赵玖心下恍然。
且说,陈公辅的意思已经直白到不能再直白了,他其实代表了一大批的实干型官僚,这批人认可经学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绍宋》小说解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