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 分封宗室(1/2)
好书推荐:
皇帝的话语,在皇极殿中回荡,韩爌听了,不由眼前一黑。
在这个节点,皇帝骤然加码,成为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没有给他一丝一毫的反抗机会。 到了此刻,韩爌清楚的知道,不能再拖了。 他当即出列,拜道:“圣明无过陛下。” 郭允厚,毕自严,崔呈秀紧随其后,众多大臣见此情景,纷纷跟进。 皇帝出手之大方,令众多大臣,大开眼界。 过往的几代皇帝,没有一个有今上阔绰的手笔。 刘恒却是话语未完,继续开口道:“陕西,故秦之地也,昔太祖之时,令秦王驻守此地,秦王,诸藩之长,自蒙太祖敕封以来,世受国恩,当此之时,应为朝廷分忧。其令,秦王献地五千顷。” “福王,为朕之王叔,蒙皇祖敕封,国家恩养多年,朕闻,诸藩王之中,独福王最为富庶。当此之时,理应广救黎民,匡扶社稷。其令,福王献地三千顷。” 众多大臣瞳孔之中再露震惊之色。 皇帝不单单自己拿出土地,居然还令藩王也献出土地。 属实来说,令人开眼了。 群臣对此自是不会反对,平日里,看着那些藩王早就不爽了,现如今,皇帝主动做了这个出头鸟,他们这些大臣,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一些臣子脑补的更多,今上,是不是对藩王有所不满? 须知,过往之时,不要说令藩王献地,藩王在地方横行无忌,视法度于无物,地方官吏上报朝廷,得到的往往是皇帝的斥责。 如此一来,更不会有官吏敢去管藩王了。 不过,今上或许不是对藩王有所不满,而是对福王。 毕竟,昔年福王可是险些做了太子,为了此事,朝野争执了近乎三十年,闹得满城风雨。 就算是民间百姓,知道的也是大有人在。 若是福王做了太子,哪还有今上什么事? “竖子小儿,不足为虑。” 韩爌看了看上方的皇帝,心中不禁一阵冷笑,原先他面对皇帝前番的表现,心中还颇有顾忌,但此刻伴随这番话语,这份顾忌,荡然无存。 “陛下……”毕自严有些呆呆的望着皇帝。 他知道,这件事,皇帝本可以不做,自然也不会引起藩王的不满。 可现如今,为了陕西的百姓,皇帝还是毅然决然做了。 他毕自严,这一次,没有看错人。 当今陛下,不止是一代明君,更是一个心存百姓的仁慈之君。 一念至此,毕自严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了。 略微思考,毕自严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稍有不妥。” 毕自严骤然出列,倒是令刘恒稍微惊诧了一下,不过很快他恢复了镇静,道:“爱卿,不妨直言。” 此刻,不少朝臣眼中皆是疑惑,这毕自严,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头? 韩爌见状,心中却是暗道不妙。 毕自严随即拱手拜道:“陛下令秦王,福王献地,拯救灾民,陛下爱民之心,可昭日月。然陛下此番做法,却令藩王有失,他日朝野臣恐有人不知其中内情,或认为陛下刻薄宗室……” 顿时,不少大臣心中无数小动物呼啸而过,望着毕自严的眼神纳闷不已。 这毕自严犯癔症了? 刘恒摩挲着手指,毕自严所说,他如何能不清楚? 可名声于他而言,不过是工具。 有用则用,若是累赘,刘恒亦是会毫不犹豫选择舍弃。 若是汉时,刘恒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盖因为,汉时的藩王皆是实权藩王,真正的封国家,建社稷,在自己的封国内,权柄极大。 因此,对任何藩王的决策,都需要仔细思量,慎重决策。 必须选取恰当的时机,削其权柄。 所以,他等了许久,才等来了机会,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将偌大的齐国一分为七。 但对如今大明这些藩王,刘恒就没必要这么客气了。 这些藩王于他这个皇帝而言,不过是空有藩王之名,却无藩王之权。 对刘恒来说,搭上些许名声,换来土地,算是不错的买卖。 不过,即便如此,刘恒亦是筹谋出了一套完整的方略。方才他所言,亦不过是一个引子。 “那爱卿以为应当如何?”刘恒目光看向毕自严,他相信毕自严不会无的放矢。 毕自严不疾不徐,开口道:“臣以为,陛下令藩王所献之地,可先行分封宗室,陛下一些宗室远亲,亦有一些别无产业,沦为流民,此亦为皇亲。若分其地,则彼可自食其力。” “毕自严,太祖皇帝旧制,宗室不可授职任事,皇室宗亲,岂可沦为农夫?”韩一良骤然出列,疾声反对。 毕自严却是冷冷一笑,道:“足下在朝时间不久罢?” “何意?” 毕自严拱手一拜道:“万历二十三年,朝廷便因宗室人数太多之故,朝议商讨此事,当时先帝便已准许宗室务农,且宗室可以儒士身份参与科举,亦可从商……” “今足下不许,宗室每年靡费诸多,足下来为朝廷出这笔钱么?”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汉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