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八章 朕有一法,可立知之(1/2)
好书推荐:
再度吩咐了几句,刘恒大步流星走到龙椅面前,目光扫视下方群臣一眼,随后一屁股坐在龙椅上。
见过礼后,一人立即出列道:“陛下,臣韩一良弹劾户部侍郎毕自严中饱私囊,官府之田,佃租只有三成就给予那些流民,臣愚以为,毕自严从其中捞取好处……” “胡说,毕侍郎自主持分田以来殚精竭虑,何尝收受过一分私利,尔不知从哪里听来一些胡言乱语,就污蔑忠良。” 大殿之中,不妨有大臣为毕自严感到不平,率先开口辩驳。 刘恒眉头微皱,目光扫视了韩一良一眼,这是个新面孔。 只是瞬间,他就猜到,这应该是背后之人随意丢出来的小卒子,用来试探。 想到这里,刘恒立即开口道:“佃租三成,此朕为体谅流民居无定所,又无财帛所定,实为朕一片爱民之心,卿勿率性轻言,污朕一片苦心。” “今后卿勿要捕风捉影,当查明真相,再行谏言。” 很显然,授田一事,于刘恒而言,乃重中之重。 在这件事上,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刘恒当即划下道来,在群臣之中言明,就是打消这些人试探的心意。 谁要是再敢挑衅,刘恒必要狠狠还击,给于颜色。 韩爌神情并无太多变化,可心中亦是有几分惊讶。 这毕自严,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和新帝搅和到一块去了。 而且,皇帝还一幅十分信任的模样。 此刻,若是在继续为难,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本来,也只是稍作试探,一想到这里,韩爌当即给韩一良递了一个眼神。 收到示意,韩一良当即选择退下。 见韩一良选择缩头,刘恒不在穷追猛打,当即开口道:“陕西巡按吴焕前番上奏,陕西干旱,已有一年之久,前任内阁言说“此饥民也,明岁春自定矣”,诸卿以为然否?” “陛下,臣亦有所闻,陕西干旱,民间百姓今岁夏季之时,就已经开始采食山上蓬草,臣以为,朝廷当立即赈灾,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郭允厚此刻话说的极为硬气。 抄家,户部瞬间暴增了许多银两,还有一部分秋收之际又在民间大量收购了不少粮食。现如今,郭允厚当然有底气喊赈灾。 但凡少哪一条,郭允厚都不敢和现在这般大声说话。 “郭尚书倒是急躁。”钱谦益语气谦和,缓缓站出身来,随即不疾不徐道:“陕西究竟是否有旱情尚未摸清,怎能轻言救灾?” “若无旱情,岂能贸然从国库中拨出银两?” “臣以为,陕西御史吴焕一人之言不足为信,还请陛下三思。”钱谦益恭敬一拜。 “陛下,灾情如火,多拖延一刻,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饿死,伏请陛下立即赈灾。”郭允厚再度开口请求。 “郭尚书,事情还未弄清楚,你就急着从国库里拨银子做什么?”钱谦益脸上带着几分讥笑。 “你……”看着钱谦益一脸欠揍的模样,郭允厚气不打一处来。 他知道,钱谦益之所以反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党争的缘故。 在这些东林党看来,自己这个阉党把持着国库,实在是碍眼的很! 但凡能有机会,自是要给他这个阉党找些不自在。 甚至,处心积虑把他这个户部尚书给撸了,才是最终的目的。 刘恒将下方一切尽收眼底,他面无表情。 从东林党人入朝,他就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形就不可避免。 党争,不可能因为魏忠贤的死去,就彻底平息,那只不过是让原先激烈的矛盾暂时缓和罢了。 原先白热化的争斗,如今已经逐步转变成地下的明争暗斗。 此时,刘恒的目光看向韩爌,这位新任首辅,看其生平履历,就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货色。 可现在,他却如同一尊泥塑的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可刘恒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别的不论,单单是其在朝中的门生故旧,就足以令他万分警惕了! 而其本人,两入内阁,就可知此人在朝野的能量非同凡响,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朝堂的争论仍在持续。 终于,身为首辅的韩爌缓缓出列,朗声道:“陛下,臣愚以为,既然朝堂争论不休,不若朝中派遣官员前往陕西,勘察是否存在旱情,如此争议自消。” “韩首辅,朝中派遣官员前往陕西探察全境,少说需要三月之久,再加上来回时间,并算上朝廷运抵粮食至陕西的时间,都已至明年开春。届时,陕西就算真有灾情,还需要救什么灾?” 郭允厚冷冷开口,对于这其中的猫腻他最清楚不过。 于灾民而言,一无食,二无衣,最难熬过的便是这个冬天,只需要一场风雪,就足以令无数饥民冻毙在荒野之中。 而到了春暖花开之际,万物萌生,灾民都已经有办法能够自救,朝廷这时候运去赈灾粮,还不得被当地的贪官污吏尽数盘剥了去? 如此,国库空耗钱粮,却无半分益处,他这个户部尚书岂能愿意?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郭尚书,你究竟要怎样?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汉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