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九章 师生(1/2)
好书推荐:
顺天府内,一条官道上,孙传庭骑在马上。
自接到皇命,孙传庭没有半分犹豫就选择立即启程。 让孙传庭无比惊讶的是,今上几乎是刚坐上皇位没几天,就立即召见他。 真可谓咄咄怪事。 毕竟他之前也不过一个小小的吏部郎中罢了,这样的官员,在京城,一板砖下去不说拍死一堆,砸到七八个当算得上易事。 尽管这个没想明白,但是,孙传庭确定,阉党必然要垮。 当初,他就是看不惯魏忠贤专政,才愤然归乡。现如今皇帝召见他,必是要对阉党下手。 果不其然,刚离开山西没多久,进入顺天府境内,孙传庭就听说魏忠贤死了。 而这样的消息,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外传播着。 紧接着,孙传庭就看到眼前一幕,得到消息的当地官府立即开始组织人手,拆掉魏忠贤的生祠。 越靠近京城,这样的情景越是火热。 最开始,孙传庭还是满心欢喜,可伴随着时间推迟,他神情渐渐变得阴郁。 当初,他最看不惯的就是魏忠贤这厮,强征民夫,滥用民力,各地官府豪强也借机牟利,以修筑生祠为名,强占民田,为了修筑生祠的种种举措,可谓是害苦了百姓。 可现如今,拆掉生祠,表面上是为了倒阉,和阉党划清界限,可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笔发财的买卖啊! 毕竟,当初修的时候,是征调当地民力和赋税所为,现如今,拆了还能还给当地百姓么? 最终结果,就是一应砖石木料都被当地的官员和豪强私吞。 如今情景,不由让孙传庭心凉。 更让他心底生出一个大大的疑惑,现如今天下糜烂,百姓食不果腹,真的只是阉党之故么? 在最初归乡之时,孙传庭是坚定这么认为的。 他以为,只要除了阉党,朝廷必然能够风气一正,进而天下都会好转。 可在家赋闲两年,他所见是何等样貌? 上奢下贪,地方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刮尽民脂民膏。城外的百姓都快饿死,而代州的那位代王手握十余万顷土地,却分文不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此情景,不禁让孙传庭怀疑,自己过往的判断是否正确。 “老师,再有两日,我们便到京城了。”冯容骑在马上,和孙传庭并列前行。 孙传庭轻点了点头,道:“冯生,当初你对我说“天下事怠不可为”,莫要关心国事,缘何你最终还是随吾赴京?” 冯容笑了笑道:“老师不也说“为之自吾始,济不济,命也。”那学生只能陪老师走这一遭了。” “大明立国至今两百余年,究竟如何,惟天命耳。吾等所为,不过尽人事也。” 说到此处,师生两人对视一眼,随后都笑了起来。 “冯生,之前来的路上,你可看到,有士子在乡野穿梭,督办购粮。朝廷此举,倒是能让这些百姓喘口气了。” “朝廷此举,确是利民。不过,这般作为,阉党做不出来,朝中衮衮诸公,也未必有此心意。” 闻言,冯容当即道:“老师,此事我已问过了,此番于民间主持购粮,乃是毕自严毕大人所为。” “老师与其相识么?” “并不相识,不过我对他素有所闻。” “其人如何?” 见冯容询问,孙传庭亦是打开了话匣子,道:“当初我在商丘担任知县,他任天津巡抚,我便时常听人提起他在天津的种种作为,不少都是利国利民之举。后来,徐鸿儒谋反之时,也幸亏他筹谋得当,才未曾酿出大祸。” “否则即便我在商丘有所防备,恐怕也难以抵挡,到时必是兵祸连绵,百姓遭殃。” “此人,才学广博,确是经世奇才。”良久,孙传庭做出了这样一个评断。 听到此处,冯容不免心中更生好奇。 他素知,自己老师自视甚高,在他门下这两年,几乎不怎么听到他轻易夸奖别人,但毕自严,显然不在这个范畴之中。 “那后来呢?” “后来我入朝述职,留在京城任事。当时正值阉党篡权乱政,他因为屡次弹劾阉党,被贬到南京去了,后来我听人说,即便是到了南京,他也做出了一番成绩,只不过阉党故意诘难,最终气愤不过,和我一样,辞官归乡。” “果真忠臣义士也。”一听毕自严在面对魏忠贤篡权乱政上面毫不妥协,冯容不由心生敬佩。 当初他之所以选择拜孙传庭作为自己老师,便是听闻孙传庭坚决不与魏忠贤同流合污,心中无比仰慕,这才前来拜师。 如今又听说这样一个人物,冯容亦是不免想要结交一番。 “当初他辞官归乡,现如今又主持购粮一事。我看,这必是陛下特意召见的,算算路程,陛下几乎是同时决定起复我与他……” “只不过他被起复,理所应当,我何德何能,竟然也蒙陛下召见?”此时,孙传庭不免自嘲一句。 “话不能这么说,老师,说不定此番就是陛下慧眼识珠,看重了老师呢!” 冯容不免安慰一句,他亦是知道自己老师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汉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