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章(1/3)
老马的唱片行也提供洗影碟的服务,我把dv机拿到他店里,刻了二十份碟。上台表演的每人一份,一份彦良要来保存,一份交给学校做展示用,我自己也留了一份。
我看着老马在电脑上操作,好奇地凑过去半个头,问他:“这玩意贵不贵啊?”
他擡手就把我往外赶,“贵,你买不起,也赔不起,离远点。”
这我就不服了,“你怎么知道?我家挺有钱的。”
他愤愤道了一句:“败家子。”
但当我听到具体价格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来毫无基础,怕用不上手。二来,我出国的第一年,实在是敞开了花钱如流水,毫无节制,银行账单吓到了我爸妈,最要命的是染上了酒瘾。
后来被我爸妈发现,狠心停了我的信用卡,改成按月给我打钱,依照正常开销范围给,多一分都没有。我现在戒酒也是被这逼的,要是我说想要台电脑,他们准以为我酒瘾犯了,又会逼我回国。
我把刻好的碟交给彦良,他负责分发给那些他聚起来的表演艺术家。彦良抽出一张递向我,美其名曰给我创造机会,“那个randy的就你去给他吧。”
我也不推脱:“行啊。我怎么找他?”
“学校里找呗。”
……我被他的话深深折服,合着他都是这么蹲到他的吗?
但说真的,我也不是特地去找,就随便在图书馆里遇到了。杨千瑞站在一排标注着“古典乐”的书架前,全神贯注地翻着一本谱子。他一手拈着纸张,换页的速度很慢,一手辅助性地点着节拍。
我从后头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似乎很容易受到惊吓,小幅度地缩了缩肩转过身来,看见是我,又蓦地笑了。
“你好,jack。”他这样对我说。
“你好,杨千瑞。叫千瑞可以吗?还是小瑞?阿瑞?”
他笑了:“随便啊,你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
我说:“那我叫你rose。”
杨千瑞噗嗤一声笑了,想起这是在图书馆,又连忙捂住了嘴,左右环顾四周。
其实没必要顾虑。伯克乐的图书馆和其他广义上的图书馆不同,不需要轻声细语,到处都是交头接耳的谈论声,也没人觉得不妥。
馆藏的架子上只有谱子,谱子,和谱子。什么曲的谱子都能从这里找出各式各样的版本来,但要想读份当月的报纸杂志,反而成了难事。
杨千瑞到前台登记,借了几份谱子。他出示学生卡时,我瞄了一眼,证件照上比现在还青涩几分,头发短短的,像颗小杨梅。还是留长好看些,遮住了光洁饱满的额头,更显稚嫩。
当然,再长也没我的长,我伪艺术家的气息,从我齐肩的鬈发上也能窥探一二。我高中毕业后便蓄起长发,各种张扬的颜色都染了个遍,现今的淡金色还算低调了。
我们走在校园小道上,说是小道,其实就是大街马路。伯克乐教学楼分布在街道四周,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严格意义上,根本没有所谓校区这一说。但看一眼,就能分辨出路上的同学,大多都抱着乐器乐谱,步履匆匆。
只有游客才会慢慢悠悠地在这条街上闲逛,看什么都一脸新鲜。
我提起碟片的事,杨千瑞就跟随着我回了公寓,一路闲聊。
我说:“那袋糖瓜是你挂我们家门口的?”
“嗯。”他单薄地应了一声,没多做阐述。
于是我又问:“你从哪儿买的?”
杨千瑞说:“不是买的,家里寄的。”
我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气,“寄的?从国内寄到这儿来?”
“嗯,我爸妈硬是要寄,拦都拦不住。”杨千瑞十分无奈地说。
跨洋邮费能买一百斤糖瓜了吧,但重点并不是钱的问题。对供得起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来说,这点钱自然九牛一毛。我只是想起了我爸妈,除了钱,什么都没给我寄过。不过我也只需要钱而已。
我说:“你不是说不来吗?早知道你要来,我们会在家里等等你。”
杨千瑞淡淡地笑了一下,“没事,我也就只有那么一会儿空。敲门没人应,我就挂在门上就回家了,家里做了年夜饭。”
我诧异道:“家?你家里人在这边?”
杨千瑞点了点头:“嗯,一个阿姨,我住她家里。所以要和他们一起过年。”
“哦……那挺好的。”
原来我白担心了,他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过年,我才是。他在这儿有归属有港湾,不像我寄人篱下,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杨千瑞忽然说:“你可以教我做作业吗?”
我犯了懵,“啊?我也不懂小提琴啊。”
杨千瑞说:“不是。公共课的,编曲还有和声的一些作业。”
我紧张地皱起了眉,“你认识五线谱吧?”
脑海中自动唤起了给彦良补习的痛苦回忆。那家夥凭吉他考进来的,只认识简谱,连音符都要一个一个教他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俯瞰云端的一万公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