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五章 同回老君山(求收藏、求推荐,保完本、保质量)(1/2)
好书推荐:
龙蛇飞动从椽笔,昔看公孙舞剑来。摘自李新《送张少卿赴召十首·龙蛇飞动从椽笔》
忽一日,白芷若陷入沉思,云凌霄觉察她心中有事,忙问道:“芷若,你今天心神不定,有什么事情吗?” 白芷若道:“按照师父交代,她仙逝三年时间到了,让我把她的遗骸收殓好,择时送天山埋葬,将来和师公唐如山合葬在一起。” 云凌霄道:“那我陪你去一趟。” 白芷若笑道:“好的。这次先将遗骸收殓起来,择地安放,日后再专门上天山。” 她心自然是希望云凌霄陪着她去的,老君山神仙洞是她和师父居住了十几年的地方,这里就是师父和她的家,象征的意义不同寻常。 云凌霄陪着她去神仙洞,颇有些普通人家女婿上门的意思,特别是为师父收殓遗骸这么重要的事情。 两人准备了装放遗骸的木匣,立时出发前往。 老君山神仙洞,已经不在陕西境内,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境内,离华山五百里地。 以两人的轻功加骑马,来去也得四五天,加上来去带着木匣,还要慢一些。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人文历史悠久,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 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 北魏时建老君庙以纪念老子,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老君山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 老君山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上道观众多,香火不断。 二天后,两人边说边行,不觉已到了老君山,将木匣放好后,白芷若作为向导,带着云凌霄先游玩了一下老君山。 老君山的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红墙金瓦,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建筑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风格独特。 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被称为“北国石林”。 云海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是老君山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老君山的云海景观以其规模宏大、变幻莫测而著称。 老君山云海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老君山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加之山势陡峭,云雾易在此聚集。 老君山的云海景观四季皆有,两人来到时,云雾在山峰间缭绕、翻腾,形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雄伟壮观的自然画卷。 四面透露出的阳光洒在云海上,使得云海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云海中的老君山宛如仙境,云海与山景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云海还与老君山的道教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道教文化氛围。 老君山有多个观赏云海的最佳地点,如金顶、玉皇顶、十里画屏、太白坡等。 其中,金顶是老君山的最高峰,也是观赏云海的最佳位置之一。站在金顶之上,可以俯瞰整个云海景观,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玉皇顶则是观赏日出和云海的好地方,当太阳升起时,金色的阳光洒在云海上,使得云海更加壮观。 十里画屏则以其独特的山势和云海景观而著称,可以在此欣赏到云海与山峰相映成趣的美景。 白芷若向云凌霄仔细介绍,因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领略,二人打算以后有空再来观看日出,以及不同处的云海奇景。 一路游玩,最后到了神仙洞所在的素真道观,道观围着神仙洞倚山而建。 素真道观众人见到二人前来,纷纷围了上来,白芷若向观内众人作了介绍。 三名三旬和一名二旬、年纪比白芷若较大的女道人,分别是凌波仙子的记名弟子黄芷梅、袁芷香、张芷芳、林芷月。 除白芷若被凌波仙子收为亲传弟子外,其余四人虽然传授了武功,但一直未正式收入门墙。 张芷芳、林芷月两人更是凌波仙子林宛如的外甥女、侄女,却也没有被收为亲传弟子,可见凌波仙子对白芷若的钟爱。 还有二十几人均不同程度学了凌波仙子的武功,有入道的,有俗家的。其中也不乏林宛如的亲戚后辈。 白芷若与众人均以师姐妹相称,并未显得生分。 看看观内的实力,却称得上小门派的实力了,而且实力还不俗,加上白芷若,就相当于中等门派了。 观内众人听得云凌霄的身份,顿时一阵喧嚣,现在武林中名气最大的“杏林剑客”出现在观内,让大家激动不已。 让云凌霄领教了被几十位女子围着,问这问那的感觉。 云凌霄一一解释了她们所提的问题,连他喜欢吃什么菜都回答了,众人让二人留下来吃晚饭,分头兴致勃勃地去准备。 好不容易等众人渐渐平复下来,白芷若带着云凌霄看了她的闺房,又到师父住的房间。 摸着房间的物品,细细说着师父和她的琐事,这里是师父给她讲解功法的地方,那里她曾经调皮摔倒,被师父责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武当侠侣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