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四章 身无彩凤(1/2)
身处纽约的金融分析师康前,失业了。但积蓄还够用几个月因此他没有太着急。妻子盛春也很和善。没有给他太大的生存压力。然而这一年,密歇根底特律已经沦为铁锈和暴力分子的家园。
东行至底特律,城外郊区甚萧条,便利店多有防弹玻璃,交钱结账需用转窗转入,路上多荒宅老屋,所谓一美元大别墅多出于此。入底特律市区,发现这个城市其实在复苏,去了michigaral车站,原来很辉煌,后来城市衰落变成废墟,现在翻修,再复当年富丽堂皇的样子。
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底特律曾是美国人均收入中位数最高的城市,在城中心行走,依稀发觉当年城市规划是按照纽约这种世界顶级城市规划的,建筑与基建皆规格极高。
五大湖地区的船运条件远远不如海运,又偏离国际主流航道。一个制造业城市不通海运,命运就已经写定了。
失了业的康前善于存钱,挥别金所旭后,他开着自己的白色suv,参观通用动力总部,在美加界河散步。底特律downtown虽楼老、甚整洁、楼皆高大堂皇,可惜于芝加哥相比,人少很多,停车也挺困难。
离开底特律,康前开向尼加拉瓜大瀑布,开车到很晚,到four miles creek露营地时已是凌晨一点,于是迅速将帐篷搭好睡觉。康前和妻子来到布法罗。
康前在1994年夏秋交界的时候来到纽约州布法罗,尼亚加拉瀑布的附近。康前自27岁的89年来到美国,至今已经有5年。康前并不优秀,人群中只能算一般水平。在华尔街,有他没他没有什么区别。与其说他有多大的计算能力,不如世俗地讲,他是来赚钱的。当然,只有金所旭对他还不错。在华尔街做一只苍蝇蚊子,也比在89年躺在宿舍里无所事事更靠谱。
康前喜欢别人称自己“优秀”,尽管和stewart streston相比,他只能算作苍蝇蚊子,stewart streston想不要他就不要他了。他从墙街所在的曼哈顿岛坐地铁过河,就来到自己居住的hoboken.
康前尽量不和地处法拉盛的老华人打交道。和他来往的一般都是bj上海来的学校研究员或者计算分析师。在公司梯子上corporate ladder上,显然康前属于最底部。但一年10万美元足以让他闭嘴。毕竟没有人和钱过不去。
康前带着妻子盛春吃饭。
法拉盛主街是七号地铁的终点站。樱桃大道,cherry avenue.地下的美食广场令人印象深刻。这里有纽约人寿、中国工商银行、富华信托银行、汇丰和第一保健等数十家机构的店面。康前看也不看,径直拉着妻子来到美食城。对于在写字楼里工作的他来说,在这样的路边小摊上,他可以吃到马里兰蟹王六只螃蟹十元。也可以吃到煎饼果子。当年,他要走了苏如所有的积蓄,来到这里的“诚信移民入籍中心”。警车就停在楼下。苏如卖了老家的房子面露难色地给他汇款,他填了表,走到“王律师楼”和办公署打指纹。这样,他就拿到了绿卡。
康前把这一切看成是一场文件行为,并没有太多的情感。他对母亲苏如解释道:“要在这里赚美元,就得拿到这个证件。要拿到这个证件,就得卖房子。”这是康前的一水儿逻辑。对于年老的苏如,她看也不想看。苏如对他说:“你自己留下嘛,是你自己留不下的。”对自己的母亲,这个小学文化的江苏郊区妇女,康前不想解释太多。
康前就毕业于这附近。在这附近住了很久,康前早已习惯新英格兰地区。但文件手续办了这么长时间,虽然康前几经催促,顽固的苏如仍然汇款很慢。便宜地养儿子,是苏如养康前的一个原则。但苏如的期望又比较高,见儿子考试很厉害,苏如思考了一下,又把准备打给康前的五万元眯走了两万,拿区区三万元对付纽大金融系刚刚毕业的康前。
康前见自己的母亲只拿给自己三万元,面露难色,这实在不够入籍的八千美元费用。康前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多价值。康前不止一次地对周围的朋友全称:“自己是南京来的。”
南京来的确实显得更高贵。完美避开了台海议题,在中日战争议题上也是完全的受害者,还是孙中山起事和加冕的地方。康前显得非常高贵。但他和韩国人一起玩。例如和善的韩国人金所旭。既是他裁员前的上司,又是他的朋友。
南京人康前不怎么和法拉盛那边说粤语的头发飘飞的老年广东说白话的女性来往,他的奋斗目标是住在ja park、eagle loft、hayden等楼盘。对于这个棘手的帮了自己又没完全帮的苏如,康前非常的困惑。在打算入籍的那几年,康前情绪波动非常严重,呈现一种狐惑病的症状。他口疮生毒,反反复复折腾自己的妻子盛春。他不能独处,夜不能寐,流泪到天亮,然后强迫妻子盛春起床。
盛春在天蒙蒙亮的状况下看到康前如猫一样焦躁不安地跑酷,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或是把问题归咎于自己。她觉得康前口舌生疮溃疡溃烂的状态有点吓人,莫非是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荷尔拜因与迈克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