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家族餐桌(1/5)
家族餐桌
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
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
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
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沈默
——《书籍》西川1
西川着.西川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40页。
走到煎饼店门口,易言看到旁边的豆脑摊和炸串摊挤满了人。
她和豆脑摊老板打了声招呼:“姨,你的生意还是那么好啊!”
豆脑店老板招呼一声:“你们放假啦?”
易言笑道:“是啊,放假啦!”
“呦!俺滴千金大小姐回来啦~”易母看到回来的易言高兴道。
半年没见到女儿的易母很是高兴,开玩笑道:“你去把盆里的碗刷刷,来了就得干活!”说完放声大笑。
易言看到易母眼角刀刻般的的皱纹和灰白色的头发,算了,母亲开心就好。
她心里这样想着,走到洗碗盆那边开始洗碗。
易母卖菜煎饼,吃起来太干了,会煮杂粮稀饭和小米粥售卖,一元一碗。
一个面部黢黑的中年妇女喝了一口小米粥,好奇道:“这是恁(nén,方言,即你们)家闺女吗?”
易母熟络地和她搭话:“是,她读大学,一学期只回来一次。”
中年妇女道:“怪不得,我说呢,没见过,还以为你只有一个儿子呢。”
易母笑道:“不是滴~俺家有两个,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个是大女儿,小的才是儿子。”
中年妇女习以为常道:“现在的家庭都是这样,一个大女儿,一个小儿子,几乎都是姐弟。”
易母道:“凑一个‘好’字,吉利。”
中年妇女偷偷盯着易言看了一阵,声音低了一些,“看气质,跟你这一家人不像,是小时候送出去,长大了接回来的?”
“不是的,这是从小养到大的。”易母也不生气,“不止你一个人这么说过,俺闺女老是说普通话,不带本地口音,都以为她是外地来的。”
“看着气质跟恁不一样,还以为跟老赵家一样呢,老赵家就是以前把闺女给别人家养,长大了再要回来的嘞。”
中年妇女说话时的神情就像说着早晨吃油条一样自然。
易母道:“老赵家的两口子都精明,俺比不上人。”
中年妇女站起身,“走了,吃饱了回家了。干了一天的活累死了,回家直接洗洗睡觉了。”
“走,有空再来找我聊天儿。”易母边向中年妇女道别,边把小碗递给刚来的顾客让她选菜。
女孩走到摆放各类蔬菜的冰箱面前,打开冰箱的透明面板,选了几种蔬菜,“不要辣椒,加一个鸡蛋。”
很显然,女孩是这里的常客。
这个顾客易言认得,是她的小学同学。
易言没有打招呼,假装不认识地把洗干净的碗摆放整齐。
“总共七块五。”易母看着碗里的菜,“菜太少了,给你加点。”
她走到冰箱前,又多加了一些菜。
易母熟练地做好菜煎饼,女孩拿好离开。
“这小女孩身体不好,可怜呐。”易母突然对易言说出这样一句话。
怎么说起这个?易言茫然,“她有什么病?”
易母小声道:“心脏病,所以这小孩谈了恋爱也不能结婚,心脏病太严重,不能生孩子。”
易言默然,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本以为是为女孩身体不好,才说她可怜,到最后还是因为这女孩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才觉得她可怜。
在这个城乡接合部里,女人长得丑没关系,要是不能结婚丶不能生孩子才是大事,不能生孩子的女人算不上“生产资料”。2
门口叫卖章鱼小丸子的喇叭不断循环,易母问:“你吃章鱼小丸子吗?”
易言怕易母说她贪嘴,道:“不吃。”
易母看着章鱼小丸子的摊子,很是羡慕:“那个摊子生意可好了,不像咱家的摊子冷冷清清。”
“小孩都爱吃章鱼小丸子。”易言把新鲜的讯息告诉易母。
易母叹口气:“是啊,我的菜煎饼过时了,没有章鱼小丸子这个新鲜玩意招人喜欢。”
“那你也做些新鲜玩意儿卖不就行了?”易言不在意道。
易母否定道:“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咱这个地方几乎快没人了,老人和小孩占多数,小孩也很少,这买卖干不了多久就不行了,还是菜煎饼更长久一些。”
易言不说话,每次易母都会羡慕别人挣得多,但她不会换买卖,只是抱怨,抱怨自己有多辛苦,抱怨家里人多么的不理解她。
“恁那个死爹,下班了都不知道帮我干点活。别人家的男人下了班,还会帮媳妇继续干活,要么就是一个人干两三分工。”
对于易母的怨气,易言不敢吱声,把土豆皮削掉,放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岁月缱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