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邺城(1/3)
邺城
五天后,元恪从悬瓠啓程回洛阳。他临行前,彦和曾提议要我随他一同回去:“媛华,太子殿下明天就回洛阳,你随他一起回去吧。悬瓠条件简陋,我还得照顾皇兄,怕是没时间照顾你。”
如果元恪没有来悬瓠,我在悬瓠呆一段时间自然会回洛阳。可如今,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跟他一起回去的。我说道:“彦和,你要信我,我在这里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不要有任何顾虑,你只管照顾好陛下就行。我只要跟你同在悬瓠,便是开心的。”见我执意要呆在他身边,他也没有再坚持,而是一如我们刚成亲时那般照顾我丶迁就我。
九月中旬,北部边疆高车族敕勒部反叛。陛下下诏停止攻打义阳,车驾北上,意欲亲征。陛下还未到洛阳,前线就传来江阳王元继已经平定叛乱的消息。于是,陛下便改道巡行邺城。
到邺城已经十一月初了。只是,我没有料到,在这里,我见到了李彪。李彪家乡顿丘正是相州属地,离邺城很近。陛下行幸邺城,他居然以布衣的身份前来拜见陛下。
李彪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只是对这个害死我父亲的仇人冷眼相待。我心中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依旧平静地看着陛下接见他。陛下见到他,说道:“朕还以为你已经在家乡畏罪而死了。”
李彪以一种让我厌恶的口吻回答道:“子在,回安敢死?”他这番话,让我冷蔑一笑。只是,对于他的恭维,陛下却似乎很受用,面上还有一丝喜悦之色。而李彪,他说“子在,回安敢死”,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也是颜回一样的人吗?
我不能让李彪有回到洛阳的机会,不然,将来我死了,九泉之下,我无法对父亲交代。我面上依旧平静,不失和缓语气地说道:“陛下自然是先圣孔子那般睿智之人。可惜,邺城不是匡地,有些人也并不是颜回。当面一套,背地又一套。”
“还请皇兄见谅,王妃还小,她不是有心的。”我话刚出口,彦和就向陛下请罪。彦和自然知道我们李家与李彪的不共戴天之仇,只是,他的身份,并不允许他过多地卷入这些事中。
我明白彦和的用意,故意朝陛下嫣然一笑,只作是不经意间说错了话:“还请陛下见谅,媛华愚昧无知,口不择言,不是故意开罪李中尉的。”
陛下看看我,微微摇摇头,又朝默不作声的李彪说道:“李彪,朕一直期望你能有寒松一般坚贞的品质,能以岁寒不凋为本心。朕对你,一向不薄,也希望你能一心一意地报效国家。可你是怎么做的?你的行事怎么就和朕的期许相差那么远?你说,司空生前弹劾你的那些事,是朕造成的,是司空冤枉你的,还是你咎由自取的?”
“臣那是自作自受。臣犯下的所有罪行,都是自己招致的,绝对不是陛下横加给臣的,也不是司空冤枉臣的。臣自知犯下滔天大罪,应该老死田间,但臣一想到这些年陛下御体欠安,臣就无时无刻不想着肝脑涂地,再为陛下效驽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臣此行,是为了陛下,而非为了谢罪。”
他这理直气壮的一番话,激起了我心底压制已久的怒气。这时,与李彪私交不错的黄门侍郎宋弁为他求情道:“陛下,当初之事,错不在李彪一人。他固然曾违乱法纪,但李司空暴怒过头也是事实。况且,李彪已经沉沦乡间半年多了,也受到惩罚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依臣看,陛下应该考虑重新啓用他。”
近些年,朝中选官与定氏族门第之事,大多由我父亲亲自负责。因为当年我父亲定氏族门第与主持选官之时,颇有抑制宋弁家族之举,所以,宋弁对我父亲十分不满。我父亲与宋弁并无私人恩怨,我也不知道父亲为何要压制宋家。但是,因为此事宋弁才和与我父亲不合的李彪结交,甚至有了当初宋弁力保李彪不死与今日为他开脱之事。
李彪虽与宋弁为管鲍之交,然而,宋弁为相州大中正时,与陛下和贵臣私议,依旧视李彪为寒门,没有一点宽待之意。而今日,他在陛下面前为李彪求情的缘由,我亦明白。因而,当下这场景,只是让我心中冷笑。
“媛华,你怎么看?”陛下意料之外地问了我。
与李彪一向交好又和我父亲有过节且深受陛下宠信的宋弁为李彪求起了情,我心中已经觉得不妙了,但是我并没有反对。思虑片刻后,我说道:“是否继续任用李中尉还需陛下圣心独断,媛华不敢有所异议。媛华虽是李家人,但既然嫁到了皇室,一切自然要以皇室的利益为重。”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违心说出这番话的,我只知道,这不是我的肺腑之言。但是,我要达到我的目的,必须以退为进。我这样说,陛下若是还执意任用李彪,那就真的不顾和我父亲的君臣情谊了。
“媛华,唉……”虽然我明面上没有反对,但陛下还是轻轻叹了口气,说了这样几个字。良久,陛下说道:“李彪,不是朕不用你。只是朕一想到李司空之死,朕也无法释怀。李司空尸骨未寒,朕若是重新用你,对李贵嫔和媛华都无法交代。”
陛下今日拒绝任用李彪,是以我和我三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洛阳春和景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