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端午(1/2)
端午
端午节时,娘要入宫朝拜皇后。原本,这样的场合,我是不能来的。但是,为了见拓跋恪,我还是以想见三姐的名义求娘带我入宫。到洛阳后,我就只在正月见过拓跋恪一次。虽说我们两人的情分,用不到经常见面来维持,但我还是想尽可能多的见到他。
到三姐宫里后,拓跋恪很快得到了消息,与我在三姐宫外相见。“媛华!”拓跋恪看到我后,朗然一笑道,“我就知道你若有机会进宫,肯定会来看我。”我也激动道:“那是自然,我可是二皇子拓跋恪的多年好友,怎么会不来看他。”
“媛华,你忘了,父皇已经把我们鲜卑人的复姓改成了你们汉人的单姓,我现在叫元恪。”拓跋恪笑笑纠正我道。
他这一提示,我才发觉我的习惯并未完全改过来。年初我刚到洛阳,陛下就下了圣旨,把以皇族为首的鲜卑姓氏一律改为了汉人的单姓。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取意“万物之始”。其他鲜卑姓氏,则按发音相似原则一一改为汉人单姓,如独孤改为刘,丘穆陵改为穆,贺兰改为贺等等。相应的,拓跋恪也应该叫元恪了。
元恪?拓跋恪?虽然拓跋恪是我一向叫惯了的名字,但我个人觉得,元恪要更好听一点,而且,听起来更文雅端重。
我朝他说道:“好好好,元恪,元恪。我觉得,元恪比拓跋恪更好听。”
他又是羞赧一笑,拉起我的手,往前走去:“媛华,现在咱们不说这些。今日端午,我带你去个地方。”
我拉着他的衣角随他往前走,走了很久,我们才到一个地方。那里有一个湖沼,湖沼旁凿有弯曲的水渠,湖中红莲开得正盛。这里可以称得上是景色秀丽,令人流连。
“这是流化池,池旁的水渠名流化渠,父皇说,曲水取乾道曲成,万物无滞之意;流化池西边是洗烦池,意为洗去烦恼,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便会来这里转一转。清徽堂离这里不太远,父皇经常在那里接见大臣。”他一一介绍完,我们才在旁边凉亭坐下,一边欣赏着秀丽风光,一边闲聊。当然,我还拿出了自己特地从家里带的五色绳,想要给元恪戴上。
“媛华,这是什么?”见我拿出五色绳,他疑惑地问道。
我向他解释道:“五色绳。端午节戴到手腕上,到六月六日再取下来,这样,不仅这个月可以避开五毒,而且一整年都会无灾无病。每年端午节,我娘都会给我戴。”
听我解释完,他还是有点犹豫,说道:“我一个男孩子,戴五色绳总觉得像个小姑娘,怪丢人的。而且,我从来没有戴过。”
端午节戴五色绳的习俗是东汉以后才逐渐流传开的,永嘉之乱后,北方凋敝,这个习俗在北方民间基本绝迹,故而平城没有端午节给孩子们戴五色绳的习惯;晋室南渡,延续了北方的文化习俗,因此江南民间一直有这个风气。我娘小时候曾随外祖父在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们家一直有这个习惯。
见元恪似乎有些难为情,我也理解。毕竟,在我家,小我两岁的二弟现在都不愿意戴五色绳了,更不要说和我一般大的元恪了。我说道:“我知道你一个男孩子戴这个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选择把我的祝福给你送到,你若觉得戴着不合适,自己收起来到六月初六扔了就行。”
见我这样说,他点了点头。须臾,他又说道:“媛华,我一定好好把这两条五色绳收起来。”
听他这样说,我虽面上笑了笑,心里终究还是有点失望的:每年端午节,我戴的五色绳都是娘亲手所编。这两条五色绳,因为要送给他,所以是我亲手所编,是我的一番心意,给他之前,我从未想到他会嫌丢人不想戴。我本来还想给他戴上五色绳后,再让他猜一猜六月六日是什么日子,现在倒也不必说了。
我正暗暗难过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二皇子在和谁家的姑娘一起玩?”
我转身,看到了迎面缓缓而来的一个面容姣好的柔弱女子。她一袭红色罗裙,发髻上只有一支翠玉簪子。虽然多年未见,但我还是很快就想起来了:她是陛下后宫众多妃子中最为得宠的冯昭仪,冯皇后的亲生姐姐,已故冯太后的侄女。
此时,元恪已经起身向她行礼道:“儿臣见过昭仪娘娘。”
见元恪起身,我也起身朝她行礼道:“媛华见过昭仪娘娘。”
冯昭仪笑盈盈地朝我道:“我说呢,原来是李仆射家的千金,李贵嫔的妹妹。”
冯昭仪柔弱娇媚的容貌并没有让我对她産生好感,不知为何,我看到她就十分不喜欢,加上她年轻时的那些事,更让我对她没什么好感。
冯太后在世时,为了冯家的贵宠能够经久不衰,挑选年仅十四岁的冯昭仪和她的妹妹一同入宫为陛下的贵人。冯家二女入宫后,小冯贵人早逝,冯昭仪也在一年多后,被冯太后以患病为由,遣送回家。冯昭仪离宫后,冯太后再次挑选了两个侄女入宫,这其中之一就是如今的冯皇后,冯昭仪的异母妹妹。
虽说当年冯昭仪是以患病的由头被遣送回家的,但当年之事,明眼人都知道,冯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洛阳春和景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