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8(1/2)
18
从旧宅带来的鸡蛋剩下不少,厨房还有些白面,倒是正好可以做个鸡蛋卷,香甜可口丶酥脆好吃,老人小孩都喜欢,既可做小吃零嘴,也可以当做一道可口点心,送邻里乡亲打好关系颇为合适。
打定主意之后,唐玉茗便取来大碗,将鸡蛋丶面粉丶糖以及少量油按比例调成糊备用。之后又找出铁锅,刷上少量油,点燃柴火待其加热。
锅热后倒入适量鸡蛋糊,将其摊成薄薄一层圆饼状,定型之后再翻面,渐渐两面都微微金黄,香甜浓郁的鸡蛋味就从锅中散发出来,顿时飘散开。
唐玉茗火候把握得好,鸡蛋薄饼熟而不焦,出锅时金灿灿的,甚至每一张大小形状乍看都一样,叫人佩服他对用量及时间的把握。
鸡蛋薄饼出锅后尚且滚烫,较为柔软,於是便要趁这此时用筷子将其卷起,形成蛋卷,放凉之后即可变得酥脆。
薄薄一层蛋饼就可以做出一个鸡蛋卷,并不费食材,因此唐玉茗做得较多,也好给周围的新邻居们多分些。
喷香的鸡蛋卷味隔了许久才渐渐消散,但随即不久之后又传出一股叫人口齿生津的香甜味道来。
唐玉茗在做舒芙蕾。
这是专门给隔壁大娘做的,以感谢中午给的一碗白米饭。
舒芙蕾是一种源自法国的美食,不过在前世现代传入国门后颇受欢迎,版本也演变的越来越多,甚至是很多人早餐的不二之选。
唐玉茗做的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舒芙蕾。
将鸡蛋黄与鸡蛋清分离,蛋清放入无油无水的大碗中,加入适量糖,然后用筷子快速打发。
现代有各种家用电器,打发鸡蛋清不过是分分钟的事,但此时却只能回归最原始的方法。唐玉茗卯足了劲飞速甩动筷子,蛋清渐渐被打入空气,变得浓稠起来。
待到其能拉出弯钩,再将调散的蛋黄加入其中搅匀,原本奶白色的蛋清顿时变得金黄可爱起来。
热锅烧油,将打发后的蛋糊倒入锅中,成型后翻面,再盖上锅盖闷上片刻,几个形圆松软又金黄好看的舒芙蕾就做好了。
此时鸡蛋卷也已经冷却,变得酥脆可口。唐玉茗自己尝了一个,觉得口感不错,於是将鸡蛋卷和舒芙蕾分别装好,带着出去跟新邻居打好关系去了。
这一片宅院都不小,各自有围墙围着,间隔也大,故而邻里间矛盾不多,互不打扰又刚好能相互走动,环境很是友好,这也是当初唐玉茗会选择此处的原因。
他家宅子旁边邻近的有三户人家,一户便是中午好心给他送饭的大娘,姓张,同老伴王大爷一起居住在此。老两口平日都在家,张大娘做点绣花,王大爷则是个木匠,日子过得不错。两人有一子一女,皆已成亲搬出去自己住了,只逢年过节回来探望。
另一户是一家四口,家中在镇上卖猪肉的,老爷子前年生病去世,平日里小夫妻两出摊卖肉,老母亲则在家带四岁的孙女。唐玉茗去敲门时卖肉的夫妻两刚好回来,男人姓屠,女人姓李,皆是豪爽开朗之人,女儿小名丫丫,玉雪可爱。一家四口收了唐玉茗的鸡蛋卷,送了一对新鲜猪腰子做回礼,言笑晏晏,非常好相处。
最后一户同唐玉茗一样,皆是只有一人居住,宅院也较小,但看上去收拾的很干净。此人姓赵,比唐玉茗大上两岁,以前在军营当兵,如今归乡后在府衙当捕快,一身腱子肉,光个头就要高上唐玉茗一个头,看样子很是能打。赵捕快表情不多,话也很少,搁现代就是个标准的酷哥,见唐玉茗来送鸡蛋卷,伸手接过点头致谢,道一句“日后若有事可来寻我”,就恢覆先前冷酷了。
唐玉茗艰难仰头一笑,就麻溜告辞离开,自尊心淡淡受挫。
古人都长得这样高么?仰着脖子真是酸,看来日后得抓紧补钙运动了呐。
认识了新邻居,都是些好相处的人,唐玉茗心情不错,提着一对猪腰子脚步轻快地回家了。
与此同时,三户邻居皆是打开了唐玉茗送来的吃食,闻着香甜的鸡蛋香,不约而同拿起来尝上一口。
鸡蛋卷香甜酥脆,哪怕是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轻松吃下,口中充斥着独属於鸡蛋的香味,以及恰到好处的丝丝甘甜,叫人解馋之馀,又不由得回味无穷。
王大爷尝了一个鸡蛋卷,眼角含笑,深浅皱纹染上饱经风霜的面庞,不禁又伸手拿了一个,嘴里还不忘招呼老妻也吃。
屠家四人围着八仙桌一人一个鸡蛋卷,吃得乐滋滋。小姑娘丫丫更是大眼睛闪亮亮,不住喊“好吃。”妻子李氏伸手又给闺女拿了一个,笑道:“常吃猪肉,难得吃个香甜的零嘴,倒还怪馋人的。”
赵捕快大马金刀坐在小院里,手里捏着个鸡蛋卷,两三口吃完,覆又伸手去拿一个,一贯无甚表情的脸染上些满足的笑意。
张大娘坐在老伴身边,也尝了个鸡蛋卷,笑道:“真想不到鸡蛋还能这样做,这小唐心思可真巧,不愧是做厨子的。”
“可不是,小夥子年纪轻轻却是个会做人的,”王大爷吃得开心,对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靠厨艺在反派手下保命[穿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