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惠我难离 > 第三章谁记三月暖阳春?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谁记三月暖阳春?(1/1)

目录
好书推荐:

三月,三月,又是三月,谁记三月?不再三月……

杨柳风吹衣上寒,冰消水送暖阳天。

后元三年三月,未央宫灯急火燎。

“陛下,赵绾,王臧已服罪就刑,未曾说出其馀诸事,然太后必生疑心。”

“疑心,是早就有的了,表面上是太后尊崇道学,打压朕所推之儒学,实际上官场之争,权势之夺,不过借学术之名而已。朕自正月登基以来,何尝一日真正为帝!”话语之间,灯色已暗三分,只影跳动,弱而不绝。

“陛下,如今举步维艰,我们急需可用之人。”

“十年磨一剑,看来这剑要从民间磨起了。”

宫廷,只有烛光记录着夜的图谋,记录这比白日更加耀眼坚韧的——帝王之心。

三月长安,柳青花嫩莺初醒,酒暖云醉客自来。

“子长,今日光明景丽,正是游春佳日,你却在屋中写什么文章,太煞风景啊,走,我们要看尽长安的娇红嫩柳。”卧云居内,一黄衫男子正将一青衣未及冠的少年往外拉扯,要问二人是何模样,但见那黄衫男子:

眉目磊落,脸若刀裁,不是人间羸弱客;体格刚硕,行走流风,恰似巍然一天将。冯唐易老封不得,其子亦能尝父愿。

正是冯唐之子冯遂是也。

再说那青衣少年:

脸颊削瘦,唯眉目间有光彩;单薄弱质,唯行动时见风骨。翩翩少年郎,耿耿士子心。笔下刀锋转千年,心中丘壑托河山。

历史之父少年时,即便铁笔写春秋,哪曾预知一生艰?

司马迁被冯遂半推半拽少不得跟着出去了,一路上行人往来真是好不热闹,却见一处人烟稠密,纷纷议论,不知是何新奇事?

冯遂三步两走,转眼便挤了进去,问了几句便有回转过来,半笑半气地说:“这行云馆真是好风雅地,每日里出题招纳文士,可惜我一武将,到此处只能瞪眼看了。子长你倒是可以略展文采,不叫这长安小看了吾们。&“

司马迁亦想知道名满天下的行云馆是如何招纳文士的,就一同去看那题目。只见一文案上横陈一幅画,用笔颇为豪落,然所画之物确是纷然落红几瓣,点点桃花,并为雪覆,雪上又杂陈几片落叶,叶上还凝有白霜。花之凄艳,叶之衰黄,雪之素白,灼灼耀眼,笔笔生辉。且三物都用笔劲道,力透纸背,虽为衰败之物,却凌厉有生机,细看又似暗含杀意。

文题为:以此画作文,不拘格式,凡达意者为佳。

题目虽简,但这画意思难猜,画中具有三季之物,是何立意?众说纷纭,一时倒无人来试。

“小生愿来一试!”话语间一文士模样的青年便来到桌前,已有侍女伺候笔墨。

众人此时皆不做声,静待此人作文,大底多是长安文士,素养良好。

“嫣红杂雪下,衰叶亦凝霜。时节逆天行,大道不得昌。三月桃花雪,不□□做主。”

“哦!”人群发出一声感叹,众人此时方才明了画中大意,却也不知对与不对,都急忙催促侍女传语。

这文可以解释那雪下桃花,是糟了罕见的三月桃花雪,意在言当今时局:新帝登基初始,重用儒生,一如赵绾丶王臧等人,形式浩大,且各地都开设文馆,广纳儒生。自此天下士子多称儒学,纷纷前往长安,多居於卧云居内,以求跃得龙门,行云馆即为儒生士子唱和之地,只是此举不为信奉黄老之学的窦太后支持,太后暗中查的赵丶王等人的不法之举,事败后一干人等皆於家中自尽身亡。新帝所行之法,所举之事,皆已停滞。为天下士子寒心,皆望太后还政於帝。

只是这画中带霜衰叶,仍似不通。到底何解,所喻何意?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人物名丶字丶号,皆以历史为准,但文中写人物所用词句,诗文应答若无特别说明均为自创,并无史实考究。若有与史实人物性格出入太大之处,还望见教。

☆丶你等着见朕

不想错过《惠我难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