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五章 大开门的宝物(1/2)
“有空就去,有空就去!”老舅敷衍道。
在他看来,有衣服穿就行,那么讲究干什么?有那钱,还不如拿出去支持街边小妹妹,做做“慈善”。
老舅跟林渊讲了送拍的事。
“老舅,你决定就好。”
都商量好的,林渊负责寻宝捡漏,老舅负责找买家出手。
“行,我来跟进。”陈世权见外甥这么信任他,颇为感动。不过,感动归感动,他可不敢带林渊出去鬼混,他老姐不会放过他。
他快速冲了个凉,换套衣服就出门。
林渊无奈,只好给老舅在网上买几套新的。
陈世权刚回到德叔古玩店那边不久,拍卖行的人就来了。
没有客套,外国人不流行那一套,直接对那幅画展开详细的鉴定。
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那鬼佬终于呼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看他的表情,就知道那幅画没毛病。
“陈先生,很高兴跟你合作。这的确是杰克逊·波洛克的画作,不过属于早期的作品,价值没那么高。”ryan跟陈世权握手说道。
大家都知道,一般而言,无论是画家,还是书法家,还是文学家,晚期的作品往往都会比早期的精湛、值钱。
因为到了晚年,他们的艺术几乎达到了大成的境界。
那么,晚年的作品肯定会比早期的好。
当然了,也有例外。有些艺术家是早年厉害,到了晚年就不行。只是这种情况比较少。
“ryan先生,你觉得值多少钱?”老舅问道。
ryan沉吟了片刻,说道:“我估价三百万美元到五百万美元。”
这样的估价,可能稍微会保守点。放在拍卖会上,估计会高一些。
接下来,双方签署了一份送拍的协议、合同。ryan告诉陈世权,拍卖会将会在一个月后在纽约举办。
说完,那幅画就被ryan带走了。
“没什么事就别在我店里溜达。”德叔也开始赶人。
次日,林渊似乎有点小感冒,这可把老舅和亨利、保罗他们都吓了一跳,本是小问题,随便吃点药就行,但他们不放心,拉着林渊去医院。
“不是说美国的医疗免费吗?”
林渊一看账单,好家伙!国内的医院够黑的了,国外的有过之而不及。一个小小的感冒,他们敢收林渊一两千美元。
折算人民币一万多。
保罗:“……”
亨利:“谁跟你说美国的医疗免费?”
不是没有免费的,但免费的大家都懂,你要等,等轮到你的时候,你的病都好了,或者你可能都走了。
全世界,所谓免费的东西和服务,都是一个德性。
因为感冒,所以林渊他们休息一天。
夜里,林渊卷着被子睡了一晚,出了身汗,一身轻松,全好了。
说实话,去不去医院其实无所谓。
一天后,林渊他们继续出发,本来路线都规划好的,但这时候有人找上门来,是这座城市的中国留子。
他们看了林渊的直播,今天不用上课,就找了过来。
“林哥,可以合影一下吗?”
林渊凑过去,配合道:“没问题!”
合影之后,其中一个留子,叫周志明,他从包里拿出几样东西,请求道:“林哥,帮我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
林渊好奇问道:“怎么来的?”
周志明也不隐瞒,笑道:“宿舍一个老外同学的,他说他祖父四五十年代在中国花了十几美金买的。”
四五十年代的十几美元可不少。
那时候,新中国刚建立,十几美元的购买力很高。
“我花了一万多美元。”周志明补充。
这相当于升值了上千倍,他那老外同学也很满意。
周志明家里还算富裕,一万几千美元,没当一回事。他卡里,可是七八位数的。
林渊用寻宝仪扫了下,还真有一件宝物,显示黄色光芒。
他先是装模作样逐一看了一遍。
“这东西假的,应该是当年骗外国佬的仿品。”林渊拿起一件瓷瓶说道。
瓷瓶属于经典的梅瓶。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据说,最早的梅瓶出现在宋代,最初用途可不是用来插花和欣赏的,而是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
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有所反映。
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仿的吗?”
周志明虽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唐人街捡漏,开局万倍利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