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唐人街捡漏,开局万倍利润 > 第二十七章 那你也太保守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七章 那你也太保守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此时,林渊已经越过三个摊子了。

忽然另一边传来个熟悉的声音:“小林?还在这呢!”

林渊抬头望去,发现是德叔。

“德叔,也来这种地方逛?”林渊也打招呼。

德叔大方地笑道:“不是看你们捡漏了嘛!手痒。”

他确实是手痒,想过来碰碰运气,有一段时间没有来逛古玩摊了。

“看来,德叔收获颇丰呀!”林渊看到德叔手里拿着一对核桃把玩,核桃的包浆非常好看,有玉化的迹象。

林渊很早就听说过文玩核桃,国内一度炒得很火。

据他所知,文玩核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具有医疗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而具有收藏价值。

比较名贵的品种是狮子头核桃、公子帽核桃、官帽核桃、鸡心核桃,也就是所谓的四大名核。

林渊听说,文玩核桃要求纹理深刻清晰,两只核桃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

实际上,核桃被拿来揉手始自明朝,开始时只是宫廷琴师锻炼并保持手指灵活性的辅助工具,经过长期摩挲后,核桃纹路变得绛红圆润,包浆光泽如玉如瓷,被其他宫人们喜爱,逐渐普及开来。

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纳,把玩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风气。

德叔心情不错,点头道:“找到对品相不俗的文玩核桃,值点钱。”

他没有显摆,换一个人,可能滔滔不绝地吹嘘了。

有些玩家觉得,捡漏要不是为了装逼,那将毫无意义。

“小林,你呢?收获如何?”德叔反问道。

林渊回头指了指自己老舅的方向,说道:“也入手了一件,是把折扇,在我老舅那儿。”

他自己要拿手机直播,所以东西都是老舅在拿。

这时,老舅那边正好交易完,朝这边走来,当他们看到德叔,脚步不由加快。

“德叔。”老舅他们过来后,纷纷打招呼。

德叔朝他们微微点头,表示回应,目光落在陈世权手上,看到那块骨头,轻笑道:“买块骨头干嘛?回去煲汤?”

老舅略微尴尬:“我看它有点老。”

“老个屁,这是牛骨,都不知道有没有一年。”德叔无情点评。

亨利差点想笑出来,刚老舅不是说,东西老不老,他一摸就知道的吗?

这被打脸得也太快了。

德叔的目光转移到折扇上,接着说道:“那把折扇,让我看两眼。”

他接过折扇,打开,折扇一面是画作,一面则是一首诗。

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它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不过,那时候不叫折扇,而是叠扇。

明代时期,折扇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主导折扇潮流的人是永乐大帝,他命令内廷大量制作,并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于大臣。一时折扇大贵,成为一种时尚。文人雅士学着互赠题诗词字折扇,表喻友情别意。手持折扇,成为当时生活中高雅的象征。

“不错!扇骨是象牙做的,包浆也可以。”德叔说道。

一般来说,制作折扇的扇骨以竹质居多。竹类中以棕竹、湘妃竹、梅鹿竹为佳;木类中以鸡翅木、紫檀木、乌木为佳;其他还有以象牙、菠萝漆、玳瑁、白玉和翡翠等名贵材料。

有年份的扇骨,经过多年盛夏酷暑的手捏汗揩,其表面会产生一层浓郁光亮的包浆,呈现扇骨的旧气。

“至于这扇面……”

“扇面怎么样?”老舅连忙追问。

“首先,它的纸张是金笺,而且还是最好的那种泥金纸。”德叔告知。

他解释,金笺是一种书画用纸,佳者以真黄金屑铺撒纸面而成,铺满的称“泥金”;撒成散点的称“冷金”;其中“泥金”纸最为名贵。

由此可见,当时这把折扇的主人肯定非富即贵,甚至富、贵均沾。

“什么朝代的,德叔知道吗?”老舅又问。

德叔没回答,反而看向林渊,笑问道:“小林应该清楚吧?”

“估计是明代的,扇面的画和诗句是文徵明的手笔。”林渊说道。

文徵明的头衔有点多,他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

德叔鼓掌:“没错!”

“明朝的折扇,那挺值钱的,保守估计都有10万美元。”老舅刷刷存在感。

德叔呵呵一笑:“10万美元?那你也太保守了。就这扇面都远不止了呀!”

一般而言,扇画是书画的一个特殊品类,其最见画者功力,也是一把成扇的精魂所在。故有“求扇一页,胜画三尺”之说。

其间山水扇面意境高古,多以闲逸的笔法勾写,毫端逸兴遄飞;花鸟小品,秀丽清新,或工或写,笔法轻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唐人街捡漏,开局万倍利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