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一晃半月(1/2)
好书推荐:
五倍的房子,并不是如同贫民窟那样的样板房。实际上这些能够获得五倍大小房子的人,也不可能为了仨瓜俩枣的进行搬离。
所以后来方默在规划建筑物的时候,采用的虽然仍旧是“田”字,但却是由内向外的方式排序。 因为城市坐北朝南格局,所以样板房都是围绕着东西南三座城墙修建的。 也就是说,基础样板房,全都被挪到了靠近城墙的一边。 然后逐渐向着里面蔓延,最终方默办公的地方会放在整个城市的当中。 每一座城门都有着一条主路通往靠近府衙。 主路很宽。 足够进行军队调度。 粮仓和武备库都是修建到地下。 预防被间谍潜入搞破坏。 至于方默自己的房子嘛…… 自然是也是五倍。 这是为了延缓以后驻守这边的官员腐败的速度。 当然,这有没有效果,方默不太清楚。 反正他自己住,五倍大小的房间,已经完全足够了。 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搞定了静江府城内的格局之后,整座城池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元庭终于察觉到了静江路的异变。 其实这已经很快了。 毕竟这个年代的通讯基本靠的是驿站。 不会有人以为古代是依靠飞鸽传递军情的吧? 飞鸽传书最多也就能够用一张小纸条。 以古代毛笔的书写方式,又能写多少字? 再说,用飞鸽传书,也不安全。 万一被敌人截获,那就白费了。 所以古代才有八百里加急。 半个月时间能够反应过来,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实际上,现在的八百里加急,还在路上呢。 而真正让元庭反应过来的,其实是梧州的元庭。 这是半年前方默带领众人北上的时候,路过梧州,这才泄露了行踪。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足足拖了大半年的时间。 你就知道这个时候的通讯有多慢了。 其实主要是方默他们选择走的是山野土路,并不是大路。 所以能够现在才发现,还真的难得。 毕竟十万人走过,难免会留下痕迹。 不过虽然梧州的元庭反应过来了。 但是此时的元庭,却十分尴尬。 因为一直在扩张的缘故,元庭的军队一直没有回来。 如今正在北欧那边打得火热。 根本收不回来。 而之前好不容易动员两万人的军队,又被方默打败收编。 否则方默也不可能直接拿下了此时只剩下120万人的静江路了。 元庭无奈,只能开始四处抓去好汉。 妄图重新集结军队,彻底消灭宋庭。 而就如同方默之前所说的一样。 当原本即将一举消灭宋庭的元庭,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消灭宋庭的消息被传播出来之后,元庭原本的占领区内,瞬间冒出了诸多好汉。 这些好汉可能大部分只是活不下去的普通人。 但也有一部分是白手套。 甚至还有很多浑水摸鱼的。 但不论如何,这些好汉们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方默这边和巴蜀那边的压力。 为了彻底搞定后患,湖广行省的顺元宣抚司立刻招募土司准备讨伐方默。 方默也适时发布消息,用粮食招募军队。 一开始,元庭对于这种消息嗤之以鼻。 你一个小小府城,有个屁的粮食? 可很快,明明只有一座小小的府城,可他们眼中的宋庭却拿出了源源不绝的粮食! 甚至因为宋庭,也就是太平军发布的招募令,导致许多土司更愿意前往宋庭去帮忙。 为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 对于土司来说,宋庭也好,元庭也罢,其实都是外族人。 那自然是谁的信誉好、谁给出来的利益多帮谁。 元庭虽然占据了整个中原大地。 但是元庭的根基是在北方。 但是北方那边基本上没有什么粮食。 南方虽然有粮食,但大多数都在地主老财手里。 元庭想要有粮,虽然可以强征,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花钱买。 毕竟蒙古人根本不擅长种地这件事,又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但是太平军,也就是宋庭,却有着根本兑不完的粮食! 这对于只有眼前利益的土司们来说,选择谁自然不用太为难。 而且关键是宋庭相对于元庭来说,口碑更好。 而且虽然宋庭很危险,但宋庭既然能够在那种危险的境地活下来。 那绝对是有着一点运气在身上的。 而恰好,对于土司们来说,这就是天命所归。 大宋命不该绝。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土司不但没有选择帮助元庭,反而纷纷齐聚静江府。 然后就在这种对峙之中,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如今距离崖山海战,已经过去了七个月。 现在已经是八月初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两界:从崖山海战开始超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