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再次住校(1/2)
我看见,朋友的固化思维模式,对文科的偏见,对性别的偏见,以及,对未来的焦虑和对“能不能养活自己”的恐惧。我也知道她要什么,她给我打电话,要的就是让我教她怎样说服孩子选理科而不是文科。
我自己的孩子都是给予她充分的尊重。如果孩子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会陪着她一起分析,分析完之后决定权归她。但选科的时候江皓月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学什么才跟家长商量,而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
就是这一句笃定而有力量的话,我把选择权交给了她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不是要等我们老了,再也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了,才把选择权交给他们。而这个选择里,不需要任何人来配合,没有对其他人的要求,没有“应该”。
如果我们的梦想清单里,有需要他人的配合,就得跟对方好好沟通。比如有的家庭有一方希望能有多个子女,而另一方却不愿意,那么这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决定的事情了,需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又比如当初江皓月在让我们给她租房陪读的时候,也得双方达成一致呀。
选科,是这个孩子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做为成年人的我们,即使比孩子年长二三十岁,但我们并不能为孩子的人生买单,既然不能为孩子的人生买单,又为何要拿走他们人生的决定权呢?
对于朋友的焦虑,我表示理解,但不认同,也没打算给对方出主意。
“嗯,那你自己看吧,反正我们家是孩子自己做主,这一块我还真不了解。”我打算结束谈话。
“好吧,那你休息……”对方有些失望,挂了电话。
我看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论谁来求助,只要我能帮得上,就会急于去帮别人梳理盲点,按自己的理解给别人意见或者建议。事实上,我也不能为他人的人生买单。当我看到这个点的时候,就慢慢学会了放下。
脑海中突然飘过一句歌词:“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是的,我已经不做拯救者了。是因为我终于明白,拯救者最需要拯救的,是自己。
每一个把自己活明白的人,都不会在别人的人生剧本里去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在寻找自己的路上,照顾好自己的肉身,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每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足矣。
11月底,周三晚上,学校终于通知开放走读,我们也终于不用每天在请假条上签字才能出校门啦!
恰巧在全校通知出来后不久,小姑打电话给我说,郑海告诉她孩子可以走读了。
我谢过小姑,并告诉她:“刚刚学校通知了,所有走读生都可以走读了。”
小姑问我:“那你说郑海到底有没有帮到忙?还是说他知道学校可以走读了才故意来通知我,让我们成他个人情?”
我说:“小姑,都不重要了,您替我谢谢他。”
仅仅只是高兴了一天。
周四晚上,当我再次风风火火赶到学校门口去接江皓月的时候,看见校长站在校门口挨个儿给家长解释着什么。
原来,就在刚刚,教育局连夜下发了通知:所有学生只出不进!因为口罩原因,校园再次被封控。
也就是,这个晚上开始,所有走读生就又得全员住校了。此时,江皓月同班同学的妈妈在人群中看到了我,她说:“你还站着干嘛,赶紧回去把孩子行李收拾好送来,不然一会儿下自己再回去收行李那要搞到半夜了。”
“这马上都要下自习了,姑娘一会儿出来看不到我,也不知道啥情况啊!”我有点着急。
“你去吧,我帮你看着孩子,一会儿我来跟她说让她在校门口等着。”
“好,那麻烦你了哈。”没有时间思考,我转过身跳上车就直接往出租屋的方向开去。
在电梯里,遇到好几位陪读妈妈匆匆忙忙搬着行李往外走。我也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一切,拎着行李和被子就往楼下跑。
还没等把行李装上车,江皓月的电话就打来了。又是一番不想住校的抵抗,但有了上次封闭大半个月的经历后,有了班主任那句:“哭一哭就好了”的金句验证后,此时不住校是不可能的。简单安慰了一下江皓月,跟她说外面的形势很严重,不住校是不可能的。便挂了电话匆匆赶到校门口。
寒冷的冬夜,汗湿的衣襟,提着行李来去匆匆的家长,和在校门内或搬着行李或依依不舍哭泣的孩子们,形成了一道难以言说的风景。
此时已来到夜晚十点半。隔着一道门,孩子们在里面,我们在外面,校长和门卫站在大门中间。校长还在忙着给后来的家长们解释,门卫帮忙接过行李进行消毒后再递给等候在旁边的学生。
我听到有男孩子隔着栅栏对外面的家长大声嘶吼:“啊!我受不了了!”
我看到有女孩泪流满面久久不愿意接过行李。
家长们难受,孩子们也难受。
我抱着行李,在校门内等候的人群中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陪读妈妈变形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