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臣请幽禁太子(2/2)
还合格吗?
别提一个格外受宠的魏王在一旁虎视眈眈。
更严重的是,此举打断了李世民自李承乾八岁被立为太子伊时就开始的,从未中断的储君培养之路,释放出的意味简直不可细思。
加上陛下早就露出的易储心思。
几乎就等同于赤裸裸鼓励魏王,“太子不贤,汝勉之。”
告诉诸臣:“朕想废太子。”
“畜生,我跟你有何仇,安敢如此害我?我不过让你读书三年,你便如此报复我,我与你拼了。”李承乾完全疯了,一头向李象撞去。
“将他带下去。传朕口谕,即日起,太子闭阁读书思过,非反省不得出。”李世民面无表情。
李承乾哀嚎着被拖走了。
场上无声,所有人都没想到李象会说出这等话。
这对一国储君来说,跟废了没什么区别,太子不过名义上还保持着名号罢了。
所不同的可能也就是陛下发的是“口谕”,而不是圣旨。
李大亮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正色道:“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妥,太子乃国之根本,日日习政犹有不够,安有太子闭阁读书之说?”
姜行本想了想,也劝谏道:“陛下,臣附议。”
侯君集面色难看,语气犹显激烈道:“陛下,臣请于朝堂与诸位大臣共议此事。”
比之李大亮与姜行本,侯君集更直接,欲集合所有朝臣来阻止此事。
可以想见朝臣知晓此事,必然群起反对。
李安俨犹豫了下,却选择了沉默,细心的他注意到陛下发的是口谕,而不是圣旨,这就代表不是正式形式。
说明还有挽回余地,甚至朝臣若是不给面子,可以根本不承认此事。
大唐太子岂是你这个皇帝口头一句话就幽禁得了的,有本事下圣旨昭告天下,看门下给你驳回不驳回。
想来陛下也深知这点,所以下的才是口谕。
也只说了让太子闭阁读书,却没提三年之事,也是畏惧群臣得知此事后的反应,不愿落人口实。
只要没下圣旨,就有缓冲余地,避免与群臣正面冲突。
但麻烦的是,陛下也没训斥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的李象,这已经说明了他的心思。
李安俨已经可以想象接下来朝堂会涌起多大的风浪。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李象。
不想错过《我大唐盛产逆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