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一章(1/2)
“皇上已经下旨,即日前往晋阳。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李渊说完,端着茶盏抿一口。
李渊年约五旬,身形高大却很瘦削,透着几分儒雅,目光深邃,透着沉着和睿智。
“说走就走,这也太仓促了。咱们一大家子人,总需要一点时间。”窦夫人不满的说。
李渊放下茶盏,深吸一口气:“一切从简吧,非常时期也不能面面俱到。”
“皇上这次突然让你去晋阳,没有其他心思?”窦夫人凑到李渊面前,低声询问。
李渊明白窦夫人问这句话的用意,旸帝疑心颇重,他手握军权又屡屡立下战功,水涨船高,再也不是以往那个千牛备身,他是大隋的重臣,此时突然调任晋阳绝非一时兴起。
“如果皇上对我另有想法,只怕我离不开大兴城。”李渊想了想说:“今日觐见之时,皇上也未曾表露其他,我想他只是看中我与北境多次交战,比寻常将领更占优势吧。”
窦夫人垂下眼帘:“那就好,就怕他心思重,对你百般猜忌。如今远离朝堂倒也自在。我明日就着人收拾行囊。”
“我们要回晋阳了吗?”李世民大步走进花厅,朝着李渊、窦夫人行礼后,满眼疑惑的看着父母。
“对。”李渊嘱咐道。
“咱们要去晋阳多久?还回大兴城吗?”李世民又问道。
“不知道,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有可能十年,一切都取决北境的安宁。”李渊心里也没底,此番前往晋阳,他已经做好了常驻准备:“这几日你就别乱跑了,跟着你阿娘收拾一下行囊。”
李世民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失落感,他依然不失恭敬的回一句:“是,阿爷。”
翰墨阁掩映在几棵枫树之下,红色的枫叶让单调的白墙多了一抹亮色。
房间里传出长孙无忌的声音:“.......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而由人乎哉?”
长孙无忌磕磕绊绊回不上后半句。
长孙子衿接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衿?进来吧。”高士廉的声音传来。
长孙子衿脱下绣花鞋,穿着足衣走进房间。长孙子衿朝着高士廉行礼后,坐在长孙无忌的身旁。
高士廉说:“无忌,你虽有天分还需努力切不可懈怠,还需更努力才能有所建树,三日之后,我再考你。”
长孙无忌略显失落的回道:“是,舅舅。”
高士廉转脸望向长孙子衿,脸色顿时柔和许多:“听你舅母说这两日你在读《史记》,读到哪里了?”
长孙子衿恭敬的回道:“这两日看到《吕太后本纪》。我不明白为何有人提及吕太后都会称她为毒妇,我以为她功大于过。”
“你有何见解?”高士廉饶有兴趣的看着长孙子衿。
“吕后免徭役复十五税一,修改汉法除三族罪,颁布赎罪令除挟书令,若非这些措施又怎么会有文景之治?”长孙子衿认真的说:“如果站在汉初刚刚立国之时,若非她力保刘盈太子之位,难保因为太子之位而引发动荡。如若心慈手软放过戚夫人,谁又能保大汉江山不会动摇?吕后又能全身而退?她的残忍狠辣不也是时局所造吗?她所做的一切稳定了大汉初期的政局稳定。”
高士廉颇为赞同的点点头:“先生如何回你?”
“先生并不认同我的想法,他认为吕后这样的女子不该出现在史记中。”长孙子衿有些不解的看着高士廉:“舅舅,您也这样认为吗?”
“一个人的功与过,并非人云亦云,如果我们根据别人的定论就否定这个人,这是一种偏见,不可取。”高士廉顿一下又说:“就像你所言。吕后为了汉初的稳定所做的一切措施可谓利国利民,然而人性复杂,不管是为己还是为民为国,她都有自己的出发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笼统定义。子衿能提出跟先生不一样的见解,可见你在读书之时用心了。舅舅甚感欣慰。”
长孙子衿听到高士廉的夸赞,不免露出嘴角的笑容。
高士廉笑着说:“无忌,以后读书要多学妹妹,勤思多想。”
“是,舅舅。我谨记于心。”长孙无忌恭敬的回道。
高士廉拿出一个竹篾器物,里面放着几样美食,长孙子衿和长孙无忌一看眼睛都亮了。
“凤凰朝阳?”长孙子衿一脸惊喜。
凤凰朝阳是洛阳的一种美食,里面包括甜咸饼,五香扭酥,江米条,金麻枣,蛋黄酥等几种美食。长孙子衿和长孙无忌都是洛阳长大,对洛阳美食自然情有独钟。
“今日就奖励你们故乡的美食,好久没吃到洛阳口味了吧?”高士廉慈爱的笑着问道:“我特意让人从洛阳带来给你们。”
长孙无忌和长孙子衿起身来到高士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相思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