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章(1/2)
几日后,高士廉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又命人将庭院中的一间厢房改成学社,起名翰墨阁。
先生每日教长孙子衿、长孙无忌读书识字,长孙子衿与长孙无忌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聪慧,先生教过的书本,他们都能快速背诵,对文字间的深意也颇有见解,令先生极为感慨。
“无忌、子衿读书、写字自不必说,他们的想法也不同于一般孩子,是我见过最有天分的学生。”先生笑着说。
高士廉笑笑,说:“他们这段时间的课业有极大的进步,这跟先生的教诲脱不了关系。”
“无忌有天赋,只是平日好功夫耽误了一些学业,若是能全力以赴在读书上,前途不可限量。”先生抚须道:“至于子衿嘛,她若是男儿身,将来大有可为,只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过以她的才学,日后说不定也能成为我朝的曹大家。”
高士廉哈哈一笑:“先生对子衿似乎格外偏爱,这对无忌可不公啊。”
“无忌之才有迹可循,天赋、努力不可或缺。子衿与无忌相比,两者兼具,更难的是她更通达,更有见解,这便胜出许多同龄孩子。子衿的问题,有时候我这个先生都无法解答,惭愧啊。”先生颇为感慨的说道。
先生所言,高士廉也有所了解,他有时会检查长孙无忌与长孙子衿所学,发现两人对于史学尤其感兴趣,长孙无忌对于一些历史故事总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而长孙子衿却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见解,而她的说法总能让高士廉眼前一亮,感慨之余,他也考虑如何激发长孙无忌、长孙子衿更多潜力,平日除了督查课业,闲暇之时便教他们骑马,下棋,作画......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夏去秋来,窗外的银杏树已经黄了一大片。风吹过,银杏叶随风飘落,落在树下、廊下、也有片片落在长孙子衿的桌案前。
长孙子衿正伏案誊写诸葛亮的《出师表》,她神色专注,字迹娟秀。锦苑正站在一边磨墨。
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鸟叫声,长孙子衿停笔抬头朝窗外望去,银杏树下正蜷缩着一只黄鹂鸟,正不断哀鸣。
长孙子衿放下笔,起身朝外走去,来到银杏树下,捧起地上的黄鹂鸟,仔细查看才发现鸟的翅膀上有一个咬伤,猜测它遭到了其他动物的袭击。
“锦苑,去拿止血药!”长孙子衿吩咐道。
锦苑应声离开,长孙子衿小心翼翼捧着黄鹂鸟朝着廊下走去,黄鹂鸟突然振翅飞起,直接飞过院墙。长孙子衿见状连忙跑出府邸,来到院墙之外。
院墙外,是一条狭窄的道路,不远处的林间掩映着一个八角亭子,亭子上写着藏心亭。
长孙子衿捡起一根黄鹂鸟的羽毛朝着周围看一眼,没有任何黄鹂鸟的踪迹。
正当她惋惜的转身要离开时,林间传来一阵黄鹂鸟的鸣叫声,长孙子衿循声一步步朝着鸣叫的方向走去,只见一个身着月白色长衫的少年背对着他,手里正握着那只黄鹂鸟。
“请把黄鹂鸟还给我。”长孙子衿走到少年的身后。
少年闻声转过身,一张俊秀的脸庞,细长的眉眼犹如黑暗中闪烁的星辰,高挺的鼻梁让他的脸部轮廓更立体,薄厚相当的嘴唇微微上翘,透着一抹笑意。
他是李世民,唐国公李渊的二儿子,年约十二,听闻湖中有金色鲤鱼,便来瞻仰,却不想一只黄鹂鸟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肩头,他刚要放飞小鸟,就听到女子柔美的声音,回头一看竟然是个八九岁左右的女孩,一身青色裙襦,肤色白皙犹如一个瓷娃娃,圆圆的大眼透着几分灵气,她正盯着他手中的黄鹂鸟。
“鸟儿属于天空,应该给它自由。”李世民说着将黄鹂鸟放飞到空中。
长孙子衿连忙惊呼:“不可以,它受伤了。你这样放飞它,它会死。”
李世民一愣,再回头望向黄鹂鸟,发现黄鹂鸟扑闪着翅膀还没有飞多远,便跌落在草丛中,长孙子衿赶忙冲向草丛,捧起黄鹂鸟。
李世民这才发现黄鹂鸟的翅膀上的血渍。
“我不知道它受伤了。”李世民略显自责的说:“还好,它伤的不重。”
李世民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香囊,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瓶子,打开倒出褐色粉末,涂抹在黄鹂鸟的翅膀上。
“这是什么?”长孙子衿好奇的追问道。
“蒲黄、三七粉,可以止血。”李世民一边解释,一边拿出一个白帕子将翅膀缠绕起来,手法非常利落。
“它没事了。”李世民颇为自信的说。
长孙子衿伸手抚摸着黄鹂鸟的翅膀,看一脸李世民:“你怎么会随身携带草药?”
“有时舞刀弄剑,难免会弄伤自己,随身带着草药就不必麻烦别人了。”李世民将药瓶递给长孙子衿:“每日一换,效果很好。”
长孙子衿摇摇头:“不必了,你留着用吧。我家里有药。”
李世民将药瓶塞给长孙子衿,笑着说:“我的药跟你药不一样,是西域特有的刀伤药,效果奇好。”
长孙子衿见李世民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相思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