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 培风的养鱼技术获得了大家的认可(1/2)
李一鸣母亲是棉纺厂职工,所以作为工厂职工子弟,他目前正在入厂排队。
但他等不及了,不想一直闲在家里,所以想出去摆摊做生意。
目前偷偷摸摸做生意的人多了很多,有些胆大的人已经在街上正大光明的摆摊了,只是联防队偶尔会来抓。
联防队来了,他们就卷铺盖跑,没跑掉,被抓住就没收货物,被抓到的人也需要家人或者有身份的人去领,要是机灵的话也能直接放人。
对于李一鸣想去摆摊的想法,培风还是很看好的,这个年代就开始做生意,只要能坚持下去,说不定李一鸣就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鼓励李一鸣去做生意的话,毕竟现在摆摊还是有风险,要是运气不好,人倒霉,也是会遇到意外的。
现在摆摊,风险与机遇并存,发财有可能,遇到危险也有可能,就像林武峰刚刚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需要一下运气与勇气。
李一鸣准备去摆摊,李向阳倒是运气不错,今天林武峰嘴里说的二运,被他撞上了。
林武峰告诉李向阳他们压缩机厂正在招临时工,而且还是返城知青优先,只要他能多看看林武峰给他准备的机械书,提前学习一下,他还是有机会的。
之后,靠着林武峰给他开小灶,帮他补习了一些有关于机械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关于压缩机方面的知识,李向阳最后顺利通过了压缩机厂领导的面试,成为了一个临时工。
看着得到临时工机会而高兴的李向阳,以及面对未知摆摊命运而担心的李一鸣,培风倒是觉得李一鸣的钱途更加光明,只是他们自己没发现而已。
随着李向阳开始去压缩机厂上班,李一鸣开始摆地摊,培风的寒假也过去了,他们又要去上学了。
培风要去上学了,去唐家村检查养鱼池塘,给村民指导怎么养法,培风也只能每个周末去一趟。
因为有系统傻瓜式的养鱼技术指导,所以每口池塘养什么鱼,养多少鱼,也是经过系统分析,由系统提供的最佳方案,所以养鱼过程一直很顺利。
为了以后抄论文……写文章有详细数据,培风拿了一个笔记本对每口池塘的详细情况做了记录。
只要在养鱼的池塘边一站,万能的系统养鱼辅助功能,就会把现在池塘的各种信息汇报给培风,培风只要拿着笔记本在那里抄就行了。
当跟着培风混的小龙小虎,或者其他村民看到过培风的笔记后,都惊呆了。
因为只见培风的笔记上先是写着他们看不懂的一些东西,比如ph:7.5,含氧量:7mg/l,营养物质……
这些看不懂的,他们还没啥感觉,让他们震惊的是,只见培风笔记本上还写着:青鱼555条,平均体重250g;草鱼1250条,平均体重180g;鲢鱼250条,平均体重……
看到这些数据,大家惊呆了,鱼都在水里,你是怎么知道池塘里有555条青鱼的,还精确到了个位数,而且还知道它们的平均体重?
培风你写的都是真的吗?不会是瞎编骗我们的吧?
村民们搞不懂,培风也没向他们解释,反正系统说了有这么多鱼,它们这么重,说起来他培风也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培风除了在养鱼方面展示了一下他的神技以外,他有空的时候还去采蘑菇,不管认识不认识,培风都敢摘来吃。
虽然培风吃遍了这里的蘑菇,但他从没中过毒,最多就是有一些蘑菇不好吃,尝了一下就只能倒了。
尝遍一小部分的不认识野蘑菇,还没中毒,大家对培风佩服不已。
为什么只尝了一小部分不认识的野蘑菇,当然是因为有毒的野蘑菇种类比无毒的多,一眼看去经常是带各种颜色的骷髅头蘑菇,这些蘑菇培风也没法下嘴啊。
尝遍了野外的蘑菇,培风记住了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至于有毒不能吃的,他倒是没怎么记,因为有系统鉴毒技能在,用不着他来记。
知道那些蘑菇好吃,培风除了带鱼回去外,偶尔也带一些蘑菇回去,给他们尝尝鲜。
对了,现在培风经常去市郊,农村有的蔬菜和鸡蛋小公鸡也不缺了,经常带回来。
有了培风带回来的有机蔬菜,黄玲种下的亩产5吨的蛇瓜,算是彻底废了。
有培风带回来的各种素菜,谁还吃蛇瓜啊?
由于小巷里的街坊邻居都吃腻了蛇瓜,黄玲就想把蛇瓜送出去,也没人要。
不过在培风说了一句把蛇瓜晒干试试,看看味道怎么样后,蛇瓜终于有了新的出路。
没想到先水煮然后再晒干后的蛇瓜别有风味,于是在大家吃腻了煮、炒、蒸(包包子)、煎炸等等各种做法的蛇瓜后,蛇瓜终于回光返照了一次。
由于培风提供的鱼苗经过系统优化过,而且每口池塘都是私人定制,选择了最合适的养殖方式,每天的喂养也是在现有条件下,按照系统给出的最佳方案进行的。
所以三四个月后,池塘里的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诸天影视:从小巷人家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