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朱元璋万古一帝的自信!(1/2)
第三十七章:朱元璋万古一帝的自信!
“灯有一些黯淡了,来人点灯,再给诸位大人们拿些糕点和茶水来,可不能饿着朕的爱卿们了,都是我大宋朝的……能臣忠臣。”
能臣忠臣?
朱元璋格外强调。
显然有着嘲讽的意思。
暮色苍茫中,朱元璋与大臣们围坐于庄严的御书房内,灯火通明下,他们的面容显得严肃而凝重。
窗外,风摇曳着宫廷中的古树,似乎也在倾听着今日的大宋朝早已经如古树一样,早已经扎根很深。
而这些根系,现在全在这一位官家大宋皇帝的身上连着。
这棵古树的细枝末节,分叉的枝丫就是他们这群大臣。
性命全在这一位官家的“根系”上。
朱元璋的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之前国库告急的时候,百姓可以说是十分的疾苦,朕呢,所以才不得不痛下决心,改革弊政,增收了一些税收,特别是贸易和商业的税收,甚至连征收税赋的官员,都交由朕亲自选定的钦差来做。”
“这并非朕不相信诸位爱卿们,而是朕不想多生出一些麻烦而已,朕希望日后其他的事情也一样,朕不怕劳累,朕想亲自负责朝廷大小事,事无巨细,朕都要过问。”
这时一名老臣抚着长须,神情忧虑地说道:“但是官家,这改革绝非易事,须得谨慎行事,以免民生多艰……更何况,从开国以来,我朝都是君主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何曾什么事情都要官家你都要亲自过问呢?”
朱元璋心下冷笑,面上却也不动,而是目光坚定,看了一眼这个大臣,又说:“朕明白,但不改则无以图存,诸位如果有更好的良策,但说无妨……不同意朕的,你们也可以说出一些看法来,朕也不是那么独断专行,朕也喜欢听听读书人的,朕可不是独夫。”
随即,书房内响起了一连串急促而压抑的议论声,纸张翻动的声音此起彼伏。
朱元璋的脸庞随着大臣们的话语时而紧锁眉头,时而露出一丝的意外。
但更多的时候,那就是冷酷的不悦。
甚至偶尔因为某些臣子们的发言,他难掩心底里的愤怒。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更是暗下决心。
要将多新的官员要迅速提拔起来。
不然都是这么一群守旧的旧臣们,可做不成大事。
一名年轻的大臣突然站起,眼神炯炯有神:“官家,臣是赞同官家改革的,我们确实应从官僚体系入手,裁汰冗员,严惩贪腐,以正风气!更重要的是淘汰掉一些老臣们,臣今日就冒这天下之大不韪了!”
朱元璋眉心一跳,似乎对此言颇为赞同!
同时看向了这个年轻的官员。
他很是意外,也是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官员是最新提拔上来的,似乎还是新科举制度考上来的。
朱元璋十分的满意,这才是他要的官员和臣子。
朱元璋沉吟片刻,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赞同,而是话锋一转,说道:“此法可减朝廷负担,但操作不慎恐会动摇朝纲,这可不是朕想要看到的结果呀,朕还是很尊崇咱们大宋朝祖制的,诸位爱卿们肯定也知道,就算改革了,也并非是朕的错是吧?”
一众大人们,怎么敢说不是呢!
交谈间,一股浓郁的墨香在书房弥漫,与紧张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因为书记官们,也开始记录今日的会议。
十几个书记官都在记录。
他们同时记录,后续还要校队一番的。
就在屋外黄昏和烛火在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书记官们,都在这里记录着这历史性的时刻。
最终,朱元璋,瞧着大家还在激烈的讨论着,心底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
他站起身来,看着这里的朝臣们,一锤定音地说道:“继续改革的这件事,对于朕而言,那就是势在必行的大事情,诸位的谏言朕会慎重考虑,但是我大宋朝的未来,就在此刻决定了,因为朕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不愿意做守成之君。”
随着朱元璋的决断,书房内的大臣们纷纷俯首,齐声道:
“臣等谨遵陛下圣旨,愿为大宋朝鞠躬尽瘁。”
他们此时不是真心的。
但是真的疲惫了,他们这么多人发现了一个的事实。
那就是加起来的精力,居然没有一个朱元璋好。
这令他们无比的震惊!
而又觉得很是疲乏。
遇到这么一个精力好的皇帝,他们能怎么办呢?
不用硬刀子,就算是用软刀子,他们也受不了。
书房恢复了平静,但那份决定大宋朝命运的改革方案才刚刚拉开序幕。
朱元璋背负着手,凝视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暗自许下誓言:无论如何,他都将守护这片土地和子民。
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朝代,他还要完成千秋功业,是另外几个皇帝都休想比得过他的,这就是他——朱元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皇帝排位赛:政哥单刷武王伐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