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四章 马连银(1/2)
好书推荐:
哐当哐当哐哐当。
他扭头看去。 两队人马,抬着两口铜钉红漆大箱,敲着锣打着鼓,好不张扬,直抵擂台下方。 先是那两口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大箱被这两队人马架在擂台边缘。 而后之前给裴庆送请柬的光头大汉从座位上站起,来到两队人马中间。 最后人马两队,竖起竹竿两根,挑起对联一副。 右书, 脚踢天下英雄! 左书, 拳打五路好汉! 横批, 铜头铁臂镇江南! 嚯! 满场哗然。 “这人到底是谁?” 裴庆蹙眉问道。 孰料老王头看了眼光头,眉头也皱了皱, “麻烦了。” “嗯?”裴庆不解。 “神州武行在过去先是经历了武举取消,接着又是镖行衰落,以至于长期萎靡,直到近些年才又有了抬头的姿态。 而从官方层面讲的话,大体是在中央国术馆创立的民国十六年,也就是去年开始,才有当局从官方层面上提倡推广国术,国术和武行这才稍走出阴霾,但提倡至今不过一年多。 所以如果论整体的话,武行还是只能说一句方兴未艾,但如果只论地方,却有四地各不相同,一是津门,二是佛山,三是川渝,第四则是沪城。 沪城为远东第一城,进出口贸易发达,洋行遍地,但也鱼龙混杂,帮派林立,沪城的各大洋行惯于雇佣大量安保,有武艺傍身的武师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他们通常会与当地的一些武馆合作,他们出保费,由武馆派遣人手,或是押运短途货物,或是坐保铺面,这被称之为“承保”,同时承保武馆也负责打点疏通当地帮派,充当洋行与帮派之间沟通的中人。” “那这和过去的镖局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只不过沪城洋行当年想雇佣人手时,镖行已经倒了,所以只得聘请武馆的武师,沪城的武行也由此有了大别于其他地方的发展。” 裴庆琢磨了一下,“那沪城岂不是过去几年少有的武师们能混到饭吃的地方?竞争岂不是很激烈?” “是很激烈,但沪城武馆行的头把交椅却已经近十年没有变过了。” 裴庆神情一讶, “那稳坐了这沪城武馆行头把交椅近十年的,该不会就是这个光头吧?” “正是这个光头。刘高升。以一身功家南派并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稳坐了沪城武行头把交椅近十年,其创立的通宝武馆门下弟子近三千人,承保了沪城过半的洋行。 那两口铜钉红漆大箱看见没?是两个月前,刘高升夺取正兴镖局镖旗来杭与会时,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熊世辉专门定制送给他的,被他的弟子一路敲锣打鼓从沪城抬来了杭城。” “送礼送箱子?干嘛用的?” “尽装国术大会头名奖金之所用。” 嚯,好大的口气! 裴庆又一讶, “那您老说的‘麻烦’又在哪里?” “北五省拳会。义和团的一个分支。三十年前,满清无道,洋人横行,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传,许多的武师也投身其中。北五省拳会正是其中一个典型,汇聚了当时北五省众多大拳家。 虽然后来随着义和团的覆灭,北五省拳会也以星流云散而告终,拢共只维持了半年不到,但北五省许多武师和门派都与其有瓜葛,国术大会开幕前夕,便有人借着这个名头互叙先人旧情。江湖传言,他们是在私下串联。 刚被你打下台的杨九鸣就是其中一员……” 裴庆恍然,难怪比试前杨九鸣遣弟子来找自己,原来是有路径依赖。 “而刘高升则是会头。也就是说这刘高升要请你吃的不是饭,是晦气。” 顿时,裴庆的眉头高高耸起。 台上,刘高升和他的对手都已经换好了比试服了。 刘高升的对手马连银是模样是一个留着短发,眼神锐利的青年。 之前开幕式时老王头就给裴庆介绍过,说是福建邵武人,先后拜师宗鹤拳宗师方绍翥,鸣鹤拳宗师谢如如,食鹤拳大家阿凤师,飞鹤拳名家刘汉雄,以预选赛晋升国术大会甲等赛。 说起来之前听老王头介绍时,裴庆便感觉马连银的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国术大会之前便在哪听过,但一时半会实在想不起来,裴庆也就作罢。 马连银的来头也不算小,但和刘高升一比,逊色太多。 观众席间的跑封也又活跃了起来。 裴庆的目光主要还是落在了刘高升上。 先前老王头介绍刘高升时,说其主练金钟罩以及功家南派中的横练功夫。 金钟罩不必多提,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了。 而功家南派,是武当派的一个分支,但不以道法扬名,而是以功夫出名。 以至于许多人都会将功家南派误以为是一个武学门派,而非宗教门派。 由清末“江南三侠”之一的邓钟山创立。 邓钟山出生于武术世家邓家,自幼习武,青年即负盛名,光绪七年(1882年),应两江总督左宗棠之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无限神鬼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