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1章(1/6)
"陶姑娘,您在这里?"
清早正当别人都去吃早饭的时候,偶然路过观音堂的欢郎却看见了陶梅一个人跪坐在像前,似乎还在喃喃的祈祷着什么。他便走了进去。
陶梅看看身边的少年,扔给他一个布垫,他也陪着她坐了一会儿,沉默了一会儿,欢郎才对她道:"您不去吃饭?"
她有气无力的抬了一下眼皮,嘴唇都有些,没有丝毫往日的神采:"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关心别人了?欢郎?"
欢郎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我只是觉得你有点儿反常。"
"实话实说,"陶梅叹了口气:"不是有点儿,是十分特别以及非常的反常。"她看了看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今天是她的三七。在我们那里,头七,三七还有五七都是大日子。然而我也的确不能知道我是不是还能活到她的七七,所以今天就现在这里坐一会儿。"
"嗯?"欢郎不太明白:"她是您的朋友吗?"
"她--"陶梅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称呼陈是:"是我杀了她。"
"啊?"
"吓着了吧?"陶梅举起一只手,把它摊到欢郎面前:"你看得见吗?这上面已经有过九十九条人命了。他们的阴魂一直跟着我,恨不得将我也拉近地狱里去。"
"我不信鬼神。"欢郎坚定地说,但是其中有几分是在给自己打气就没人知道了,但是陶梅却是总觉得他的声音中有点儿在打颤:"所谓的鬼神,都不过是阴阳两气的特殊形式罢了。万事都是有原因,但是如果有一种自然规律可以解释石头为什么会从山坡上滚下来,就不用再扯出神仙鬼怪了。"
"很好,"陶梅赞许的点点头:"其实人往往是自找麻烦,一种自讨苦吃的东西。总爱自己给自己揽事。做完了才知道后悔,那么你现在愿意听一个自觉有罪的人的忏悔吗?"
"我愿意。"
"好吧,那么我就告诉你一些你的小脑瓜子不曾经接触到的东西吧。虽然我比你大不了多少,但是自问就经历而言,还是可以做你的先生的。"
"我出生在金华的一个富商家庭。家里很有钱,但没有什么亲戚。父亲也去死的早,哥哥一个人忙里忙外,操持着家业,上养慈母,下抚孤妹,还把我送进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进来的圣殿学习--这花了他很多钱,但是我却有点儿对不起他。他希望我能在这里面好好的找一个贵族子弟,然后我们家也可以堂堂正正--你知道,商人的身份,总是低人一头的。"
"进到这里没有多久,我就和亚芬,还有仰萍她们成了好朋友……"
偶耐gjm……更耐小问问……
在史书上值得浓墨重彩书上一笔的北齐圣天皇后陶梅与南汉神天皇后崔亚芬的友谊开始于大汉朝昭宗至元十二年的春天。
那一年的春来得不早不晚,在镇海郡见习进阶的圣殿乾位长老的得意爱徒,也是后来的神天皇后,崔亚芬在京城街头巷尾柳树刚刚冒出新芽之时赶回了金陵,也赶上了她数年未见的早春。
那一次被震位长老吕瑞英调动回京,在各地方见习进阶的名门子弟不可谓不多,其中佼佼者除开崔亚芬,还有后来成为潇湘馆主事的林家孤女林仰萍。不过,这都是后话,暂且按下,只说那一天,二月二,龙抬头。
崔亚芬选择了这一天来拜见当时蘅芜院的院长,负责直接教导这些弟子的老徐家的家主徐天宏徐老公爵。
与太史令张桂凤,鸿儒吴小楼,商芳臣并称四大儒的蘅芜院长对这位崔家嫡女赏识非常,只恨无缘早相逢。多次在人前赞耀。这一番厮见也不必赘叙,二人在院中书房内煮茶谈天,亚芬拣见习任上些许事情说与老爵爷听,老公爵也不忌讳,直言亚芬在处理这些事物上的得失功过。
不知不觉中日已西移,亚芬见天色不早意欲告辞回自己的临时住所,却位公爵留住,道是今夜书院曲苑放灯,你也算是院中学生了,也好去放盏荷灯。别处只管说我留住,便是整个金陵也没人说话的。
崔亚芬久闻越麓书院这一风俗,也想认识认识将与自己同窗三年的同学们,当下应了,只遣了个下人回去报信说事院长相留,要在书院留宿。
用过晚餐后见天慢慢黑了,到了放荷灯的时候,亚芬也不要从人相随,一手提了荷灯缓缓行去曲苑。到时却见到处都是灯笼火把,把一个曲苑照得宛同白日,而水面却是幽暗的。水面平静,风过时有柔和的波浪照映烛火星光,如丝缎一般缓缓起伏。
亚芬来得晚了,曲苑边上低平处易放灯的地方早为人占了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真武传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