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传道进行时(1/2)
破旧的茅草房内,张曼成手上举着一块贴着太平声韵表的木牌,推门走进了老翁的卧室。
“刚才给你们念的声韵歌,你们记住了吗?”张曼成看着老翁和床榻上染病的青年这对父子问道。
“记住了,记住了!”老翁和青年立刻点头。
“那就好。”张曼成点了点头,当即向门外招呼。
很快,一位太平教教众手中捧着木板,分别端着药汤和米粥走了进来。
刚出炉的药汤和米粥,还在冒着滚烫的热气。
张曼成刚准备拿碗,瞬间就被烫得缩回了手。
见东西太烫,张曼成便又扭头向老翁和青年说道:
“此乃我太平教秘制汤药,服用之前,最好诵念太平声韵,你二人谁来诵一遍?”
“我来!我来!”老翁立刻替儿子站了出来,有些紧张地问道:
“病的是我儿,我替我儿来念,行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在他眼中,这些看不懂也听不明白的符咒,说不定真的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他怕生病在床的儿子,念不出这些符咒。
又害怕符咒不是从儿子口中念出,会影响效果。
“不要紧,只要你们能念出太平声韵,谁念都一样。”张曼成回应道。
听到这话,老翁松了一口气,当即按着太平声韵歌的音调,一句一句地哼了起来。
虽然老翁有些上了年纪,不过在儿歌的辅助下,还是断断续续地,唱出了太平声韵中的所有拼音。
张曼成点头称赞,又和老翁与青年吩咐了几句。
叫他们以后信奉太平教。
闲暇时候,多诵念几遍太平声韵歌,便可获得太平教庇佑。
父子二人欣然答应。
察觉到药汤和米粥的温度,已经变得差不多合适,再放就要凉了的时候。
张曼成不再有任何迟疑,立刻将药汤和米粥送了出去。
喝下张曼成的药汤和米粥后,青年的气色稍微有所好转。
父子二人急忙道谢,无比感激地看着张曼成,对太平教更是充满了好感。
成功为太平教带来一户信徒,张曼成心中也是高兴。
先生曾经说过,万事开头难。
他如今已经在传道的道路上,开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头。
让这个村寨的太平教信徒,完成了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变化。
接着,张曼成让手下的教众们端着米粥,前往另外的几户人家,继续施粥看病。
整个过程,太平教教众没有一点要隐藏的意思,端着一碗碗香喷喷的,热乎乎的米粥。
大摇大摆,明晃晃地在村寨中走动。
哪怕有村民在跟着教众,围观他们施粥熬药,在一旁偷听他们教人唱声韵,太平教众也完全没有驱散和阻止的意思。
“好白啊,你们看,那碗里的粥可稠了,都不带掺多少水的。”
“孙老二家竟然给了三碗粥!三碗,三碗啊!”
“我一天都只敢吃这么一碗。”
“你们说说,要是我现在过去跟着念那什么太平符咒,他们会不会也分我一碗粥?”
村民们望着太平教罐子里茂盛的米粥,嗅到香气,肚子忍不住地咕咕直叫。
嘴角不争气地流出了口水,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自从去年秋天,他们的粮食被官吏收走大半之后。
他们可就再没有吃过这么浓稠的米粥。
在粥里面掺一把粗糠,放上两颗野菜,便是他们最好的生活。
现在天寒地冻的,山上可没有野菜给他们挖。
就在村民们交头议论的时候,张曼成一行人也给村中那几户生病的人家看完了病。
仅仅几户人家,显然吃不掉多少粥,还不到太平教众人这次煮出来的十分之一。
只见教众们把米罐抬下火灶,全都搬到了村寨上的一个宽阔地带。
“快看,抬出来了,抬出来了!”
村民们被米香吸引,知道张曼成等人是来施粥的,纷纷跟在太平教教众身后。
直到张曼成等人将米粥放在靠墙的位置,往墙上又贴了一张太平声韵表,众人这才停下了跟随的脚步,蠢蠢欲动地看着前方那一罐罐热气腾腾的米粥。
若不是太平教教众人也不少,个个人高马大的样子,村民们丝毫不敢乱来。
只怕现在,他们已经一窝蜂地冲上去,瓜分那些米粥。
“相信大家刚才应该都看见了。”
张曼成扯开嗓子,大声地向着村民们说道:
“只要你们当中,有人愿意信奉我太平教,愿意跟着我们一起诵念经文,便可来这里领上一碗粥喝。”
“我愿信奉太平教!”
“我也愿意!”
话音才落,人群中早有饥肠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太平教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