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直言不讳 > 第8章 怒喷朱元璋,朱樉什么的都在当诸侯王,他能当吗?没这个能力!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章 怒喷朱元璋,朱樉什么的都在当诸侯王,他能当吗?没这个能力!(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朕还没当皇帝呢,登基大典还有十七天……

朱棣在心中腹诽,表面却不敢说话。

就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说多错多。

诚然,现在的朱元璋要是单挑的话,已经不是正值壮年的朱棣对手,但朱棣又怎么敢和开天辟地的父亲动手呢?

“我证明,燕王确实是自由竞聘上岗的。”

郑均淡定的开口说着:“燕王说的那些话,前半段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建文帝干的确实不行……”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朱棣不由眼前一亮。

好小子!

回去之后,朕一定大大的封赏你!

骂两句就骂两句吧,无所谓,只要父皇承认朕的正统地位,那什么都无所谓了,自己也不用去改史书了,一切也全都迎刃而解了!

至于郑均说的那个前后半段,朱棣也没当回事儿。

毕竟他也知道,自家的老父亲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自己后半段纯粹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真正的过程是什么样谁心里不清楚啊?当年小明王是怎么死的,父皇你清楚吗?

反正本王是不知道,可能就是船漏水淹死了吧。

天妒英才。

而听到郑均的话语后,朱元璋也是长叹一口气,问道:“允炆的削藩过程是如何的,且细细道来。”

“根本原因是朱允炆的志大才疏,步子迈的太大。”

“如果抛开建文帝的能力不谈,光论削藩过程的话,应该是没听齐泰的话。”

郑均十分淡定的开口:“建文帝不该听黄子澄的,黄子澄柿子先挑软的捏势必会让硬柿子们抱团。”

齐泰、黄子澄,都是建文朝废藩的得力助手,只不过区别在于,齐泰打算先对付燕王朱棣,而黄子澄却认为应先除去周、齐、湘、代、岷五王。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历代王朝无论怎么削藩,成功案例都很多,而唯一一个削藩失败身死的,就是朱允炆了。

这代表黄子澄和齐泰无论如何,只起到一丢丢的作用,第一责任人还是朱允炆。

“洪武皇帝,您分封诸王,但诸王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

郑均道:“贾谊曾经说过‘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种软刀子来,既不落下任何口实,又实现了削藩的目的,才是最佳的方式!”

在建文朝,大臣高巍曾经进言。

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诸王,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逢年过节去问候一声,诸侯王里有贤良的王爷便给予赏赐,若有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太庙废处之。

如此一来,大家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手段不是软了很多?

中央王朝,永远是比一隅之地的诸侯王要强大的,如汉代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不坏亲戚关系,又能弥散皇室负担,岂不美哉?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建文帝想的是废藩,而并不是削藩!”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朱元璋没有说话。

朱元璋底层出身,最艰苦的时候曾经当过和尚、化过缘,虽然后面打下了偌大的江山,但本质上还是有着老农思想,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的农田,而皇帝则是天下这个巨大农田的老农。

诸侯王的分封,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守住大明江山,让朱家子孙万万年。

见朱元璋陷入了沉默,郑均深吸一口气,露出了一抹微笑,接着便一甩衣袖,当即道:“如果硬说根本原因的话,应该是你,洪武皇帝!”

现在有新的皇帝可以来刷奖励了。

真好。

“咱?”

朱元璋眉头一皱:“咱有什么问题?”

“你的子孙如何,你不会不清楚吧?”

郑均冷哼一声,接着便毫不犹豫开始了喷子模式:“第一位,秦王朱樉,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导致军民陷入困窘,卖儿鬻女!三百余名百姓壮着胆子,前来王府求饶,他却下令对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了一名老人,并捉拿了近百人!”

“当初他就藩的时候,你可是千叮万嘱让他好好安抚土番十八族,结果呢?在其出征时,他将土番十八族的孕妇搜捉入府,导致夫妇生离。此外,他还掳走一百五十名幼女,并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许多男童因恢复不好而死亡!”

“至于大兴土木、折磨宫人、滥用私刑之类,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这样的货色,也能坐镇西安,领兵一方?若不是死在了建文登基之前,大明的八王之乱或许就要有了!”

朱元璋的脸色僵硬了下来。

“潭王朱梓,平生有两个爱好,第一个是虐杀湖南的军官,让士兵赤手与猛虎搏斗取乐;第二个是让人吃屎,命令王府里的宫人将大便搓成丸子,再强迫宫人吃下,还让人点评。”郑均没有看朱元璋的脸色,继续道,“最后因胡惟庸案,惊惧自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直言不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