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百一十六章永不褪色的勋章(1/2)
凌悦与叶秋云一同走出烈士陵园。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org 免费阅读
叶秋云察觉到凌悦的不对劲。
“凌悦,关于你的养父……”
“秋云,是他把我一手带大。”
一阵风吹来,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仿佛带着消毒水的清苦与热带雨季的潮湿。
自从她有记忆以来,袁野便亲自照顾,寸步不离。
三十年前,凌悦七岁。
在边境的难民营,凌悦趴在医疗帐篷的帆布帘后。
她专注看着袁野用竹筒接满雨水调配生理盐水。
月光透过塑料布的裂缝落在他手背的旧疤上。
凌悦清楚记得,那是在柬国协助排雷时被弹片划伤的。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双手就是他的生命。
“悦儿,过来。”
袁野每次总在诊疗空档时间将凌悦叫到身边。
他细心用镊子夹着医用棉花轻拭她掌心里的倒刺。
“悦儿,看见那个穿蓝纱丽的小姑娘了吗?
她叫玛雅,和你一样大,疟原虫在她血管里开运动会呢。”
“真的吗?”
凌悦惊恐的眼神像是明白了什么。
“所以啊,悦儿要时刻小心,注意卫生,勤洗手。知道吗?”
凌悦印象中,在她成年前,袁野对自己说话时的口吻总是带着医者特有的温和调侃……
“秋云,我爸爸,从未对我说过一句重话。”
叶秋云走在凌悦身边,耐心倾听着她沉浸在儿时的回忆中。
“秋云,我最佩服他的就是无论何种场面,他都能及时调整自己。
他用注射器精准地刺入患者静脉,动作稳得像在实验室调配试剂。
那些跟着他走街串巷的日子,我见过他用芭蕉叶裹着草药敷在烫伤孩子的背上。
还见过他在深夜借着煤油灯的光给孕妇接生。
甚至在挝国边境被武装分子扣押时,他用流利的傣语给首领的母亲治好了头痛,换来了宝贵的三天撤离时间。”
听着凌悦口中叙述的成长经历,叶秋云似乎也明白了凌悦为何初入特战队就如此坚韧,顽强。
“第一次摸到了手术刀,是我十三岁在边境的时候。”
“你,十三岁的时候就来过这里?”
“来过,怎么没来过。当时,爸爸握着我的手切开实验用的猪心。我第一次感受到器官温热的血渍渗进手术手套的纹路的感觉。”
记忆中,袁野对凌悦说:“心脏是最坚韧的肌肉,也是最脆弱的泵。”
心脏,对于心脏移植手术的回忆,凌悦不愿再去回忆。
“爸爸的白大褂口袋里永远装着薄荷糖,每当我在解剖室不能适应,他就塞一颗进她嘴里,清凉混着血腥气在舌尖炸开,那种不适感便缓解了许多。”
“医学不是慈悲,是清醒的救赎。”
袁野的这句话一首在凌悦的脑海中回响,从未遗忘。
“秋云,后来我才明白,爸爸教我握手术刀的手势,和逸尘教我握枪的手势同样标准。”
在边境“三不管”地区某次突袭中,逸尘把自己护在防弹盾后。
“记住,救人的手也能杀人,但枪口永远要对准敌人的方向。”
逸尘……凌悦忽略了袁野带着自己在山村抗疫,认识逸尘的回忆。
二人初识,是她心里最珍贵的回忆。
“秋云,我十七岁生日礼物是爸爸送我的一本磨破边角的《野战外科手册》。那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凌悦依稀记得,手册扉页上用红笔圈着两行字:“致我的小悦儿——愿你既能缝合伤口,也能穿过枪林弹雨。”
那年,她刚接到特战部队的入伍通知。
“当时我喜出望外去找他,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时。
却看到他在整理实验室时被打翻的试剂瓶划伤手腕。
我当时不太明白他为何把自己反锁在消毒间。
透过玻璃看见他对着镜子注射抗生素,额角的冷汗滴在实验日志上……
那页纸的标题是“关于铱-192对基因稳定性的影响”。
现在想来,当时他就在从事某种研究,送我去特战队除了圆我的梦,更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此刻,陵园的风掀起她的衣角,露出腰间那支从不离身的急救包。
凌悦忽然有些哽咽,“在南非的那个旱季,爸爸带着我在废墟里搭建临时诊所,他指着远处扛着药箱的背影对我说:
“医者的战场不在手术台,在需要他们的每个角落。”
后来我才懂,他送她去特战队的另一层意义。
他不是要我远离危险,而是要我在战场上,守住他心底那份“最后的救赎”。”
凌悦说完,泪水早己打湿衣襟。
她的指尖划过漆盒边缘军功章纹路,那是自己转业时军功章。
如今仿佛与记忆的碎片拼在一起。
忽然,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边境反诈风云下的豪门情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