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娘子请多指教(1/2)
一早,宋家的院子里忙碌起来,宋家人难得这么齐,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都在。
祝氏忙着买鱼买肉,给儿子、媳妇补。
宋文仲一早出门,在村子里走走,补充一些东西。
时妧钻进东跨院,准备搞面脂。
虽然各干个的,但好像哪里都有人,也便多起来。
宋文仲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回到家到跨院里看娘子搞。
这两间房他居丧的时候住了一阵,现在完全改了,就差拆了。
宋文仲看他娘子收拾的挺好,外屋放着一张榻,两张椅子,还有一张桌子。
丫鬟秦蘅搬着小板凳在门口痛苦的记着,好像不是做面脂,像考状元。用料多少、加工到什么程度都得记下来,而不是凭记忆或者差不多。
芳卉表现比秦蘅好一点,虽然也痛苦,但更认真的记着。
宋文仲站在门口看看,便不进去了。听着娘子指点,感觉很有道道。有些东西就是这样的,像木工、瓦工,盖房的时候不能差一点,差一点房子就倒了。
宋文仲觉得这不只是百工的问题,还有算学的问题。他看秦蘅已经不会算了。
时妧慢悠悠的说道:“让你读书你觉得苦,让你做官你觉得难,这世上有什么不难?风太大睁不开眼睛,雨太大又发大水,冬暖夏凉。种田那更辛苦。”
秦蘅哭唧唧:“奶奶别说了,我学。”
时妧说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她看见宋文仲,和他说道,“你弄些算学来给他们都学。算学和日常息息相关,都该有一定的基础。”
宋文仲点头,好像自己也得多学一些,他虚心问道:“娘子擅长算学吗?”
时妧随口说道:“不擅长。”
宋文仲行礼:“还请娘子多指教。”
时妧回礼,随口说道:“你不是要去州学吗?”
宋文仲应道:“对。不过我肯定是要回来的。”
他敢肯定,他娘子深藏不露,怕被人知道吧,所以特地躲到乡下。宋文仲要在外边求学,也不能放过娘子,还能回来多陪陪老娘。
天好的时候从州城回一趟家很方便,马跑的快一个半时辰就到了。宋文仲觉得,老马跑不快的话他可以买两匹更好的马,要一百两银子他可以赚。
宋文仲看着光照在娘子身上,她身上有种特殊的光。
时妧一早在跨院折腾了一下,收拾收拾准备吃早饭。
宋文仲跟着娘子回到后院。
祝氏把东西都买回来了,指着屋檐下一桶泥鳅让儿子和媳妇看。
时妧上前看,泥鳅在水里甩着尾巴,有一些小的,有的又肥又大,看着就好吃。
祝氏笑道:“这个吐两天泥再吃正好。”又指着一边吐泥的田螺说道,“今天还吃吗?”
时妧应道:“把小的挑出来,弄点紫苏直接炒,乘凉的时候吃最好。”
祝氏说道:“现在不用乘凉。”
宋文仲盘算着,等天热的时候他要回来,那时候日长,傍晚的时候骑马回来,一早再骑马去州城,完全来得及。在州学的话不便出来,但只要他把书读的好,肯定可以。
媳妇搬了桌子在院子里放着,依旧在外边吃饭。
早饭除了银耳粥,又有黍米粥,有馒头,有四个菜。
姜做的咸菜里边有黄豆,好吃又下饭。晒干的柚子皮也很下饭。
时妧吃黄花菜炒鸡蛋,喝两碗粥,肚子饱饱的,比下地割麦子的人吃的还多。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宋家不一样,吃好点很正常。
外边有小孩哭,小孩打架,都和宋家无关。
时妧吃的好,今天要干大事,拎着猪油到东跨院。
秦蘅觉得她能熬猪油。
时妧让她先算着量,这多一点少一点就不一样,买的时候有多一点少一点,用的时候不行。
尤其是人参、珍珠,必须省着点用。
芳卉先把几颗大珍珠磨成粉,感觉是在磨银子,一颗就得三五钱银子。
珍珠好像也不是特别的贵。这是因为做首饰用的珍珠挑卖相最好的,药用则不追求卖相,只需要药效好,其实这个价格一点都不便宜。
时妧在搞人参,也是要磨成粉,这是越细腻越好。
芳卉看着一堆精细的工具,这果然是要细心才能做好。
秦蘅咬着牙把该记的都记下来,又用心的背下来。其实背更容易,动手更难。
时妧用酒把各种药材泡上,现在天热,这得泡一天。她叮嘱秦蘅:“你每隔两个时辰看看。”
秦蘅恨不能隔一会儿就打开看看,但现在没空。
时妧在屋里弄了个炉子,开着窗,这样不会很热,但能干净一些。
秦蘅拿着笤帚在外边又小心的扫一遍,不能有灰尘飞到屋里,更不能有虫子什么的混进去。
屋里收拾的格外干净,秦蘅看奶奶有洁癖,不过这样做出来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换亲后我随秀才回乡下种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