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黄道周的来意(1/2)
李承明率领原来的三千兴复军,和一千由降军整编的兴复军回到信州府时,已经是十多天后了。
信州府一片繁忙,每天进出的商贾和百姓无数,甚到有大量商贾涌入信州城购置房产,导致城内的房价一时涨了两三倍之多。
对商贾来说,手握一些钱财,安全和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依托于兴复军强大的实力和严明的军纪,信州城俨然成了整个江西最安定繁荣的府城。
兴复军这次打败了金声桓的大胜,被众多百姓津津乐道,信州城的百姓听到兴复军又一次打了胜仗,也是喜气洋洋,与有荣焉。
兴复军到来后,城中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了太多,城内的地痞流氓也被一扫而空,有进城来卖粮、卖菜、卖柴火的底层百姓,受到欺辱后也可以去府衙找人主持公道。
南来北往的行商也多了起来,甚至有不少人从南昌举家搬迁到信州府来,以避开战乱和满清的剃发易服。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信州府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李承明回到信州城两天后,信州府来了一个不一般的客人:黄道周!
凡是了解明末历史的人,谁没有听过黄道周的鼎鼎大名?
李承明对黄道周的品德是敬佩的,但对他的行为...只能说是尊重。
有气节,无作用,想成事,没能力,这是李承明通过史书对黄道周的印象。
对于隆武朝廷派出黄道周这样的重臣过来,李承明还是有些意外的,什么样的大事要这样的重臣亲自跑一趟?
黄道周抵达信州城后的第二天,李承明在府衙里接待了黄道周,对于黄道周的到来,李承明还是有一定重视的,叫来了梁子城、黄龙坤、宋友荣三人一起。
主要是梁子城三人也想过来看看,黄道周毕竟是个名人,都好奇这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黄道周来到信州府衙后,看似不经意,但锐利的眼神已经扫了好几次李承明,又看向了一旁的梁子城、黄龙坤、宋友荣三人。
李承明也不在意,然后大大方方地打量着这个明末的名人。
苍老,精干,眼神锐利,一身天不怕地不怕的胆气。
李承明内心暗赞:不愧是能在历史中留名的人。
黄道周站得笔直,首先对李承明作揖道:“久仰李将军!”
李承明也拱手回礼道:“见过黄学士!”然后向黄道周介绍了梁子城等三人。
几人互相吹捧寒暄了一番后,分别按主客落座。
黄道周道:“李将军比我意想中的要年轻许多,其他几位将军也是,不知关于几位将军的传言,是真是假?”
李承明不解道:“什么传言?”
黄道周道:“末官在福建也听说过,李将军几人有遇仙之奇遇...”
黄道周说的是李承明等人海外遇仙,回到中土后,起兵欲平定天下的事。
当然黄道周在福建听到的,是李承明几人被海外的凶神恶鬼附身了,来到信州城后才打听到事情的“真相”。
这件事最早是李承明编出来忽悠杨学冬的,然后在李承明的默许下,杨学冬将李承明等人的这段“事迹”传了出来,给李承明等人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这件事情底层百姓相信的多,稍微有些见识的商贾都不怎么相信,更别说是上层的读书人了。
李承明等人也没有亲口承认过,所以大多数人都将这件事当成是一段“传说”来看待。
李承明不置可否,轻笑道:“我们兄弟八人,确实是有一段海外讨生活的经历,也是在海外相遇相识的。”
李承明这样的回答,模棱两可,在黄道周听来,自然会认为李承明等人有过海外经历是真,遇仙之事自然就是没有的了。
这也正是李承明想要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让突击队员等人有个来历,遇仙不遇仙的,不重要。
黄道周继续道:“冒昧的地问一句,李将军乃何方人士?”
李承明道:“两广人士,嘉应府人,自小跟随父母流于海外,后来父母皆失踪于海外。”然后叹了声,道:“故乡已无旧识了。”
黄道周满意地点点头,不是来历不明的人就好,不然大明封了个来历不明的王爷,岂不是件笑话?
接下来黄道周称赞了一番李承明和兴复军,然后才意味深长道:“李将军大才,兴复军的军威之盛也为天下之最,但天倾地覆,将军恐怕也独木难支啊。”
黄道周这句话前半句是夸李承明和兴复军,但后半句却有一定深意了,似乎在说兴复军单打独斗,一时的强大也成不了气候。
李承明笑了笑,道:“兴复军,兴复华夏,人人有衣着,有饭食,有路走,天下有志于此的人都会支持我们,怎么会是单打独斗呢?”
黄道周微微摇头,道:“将军此言谬矣,将军志向高远,末官佩服,但今国之将倾,妖孽四起,外有狄夷乱我华夏,内有奸贼窃我山河,将军也为大明子民,何不效仿古之贤能,扶大厦之将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特种部队在1645》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