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载入史册的创新(1/2)
“唐教授这是怎么了?”
目送唐文强急匆匆离开,被落在考场的两个帮忙监考的助理研究员大为不解。
平时他们跟着唐教授做科研,他一直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就算是手下的研究员们搞砸了项目申请,也不会过多发火。
这次竟然火急火燎地跑出教室,都没和他们交代一下什么时候收卷!
江铭却是没有被监考老师匆忙离开的动作所打扰到。
或者说他自始至终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题目上。
不单单是因为这次的考试是重要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更大的原因,是江铭真的喜欢科研。
这些题目都是大学里那些优秀工作者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比于书本上死板的知识要有趣太多了!
江铭能感受到自己内心隐约流露出的激动和兴奋,甚至这场景都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第三与第四题分别是有关热力学传热模型与生物遗传学相关的问题。
他依靠自己几天前才学来的扎实数学功底和系统的学习加速,也是答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即使一道题答出七八成,也足够惊人了。
原本出题组估算,这次考试平均分甚至到不了40分。
此时的教室里早已弥漫起一种崩溃的气氛,虽然考生们都很安静,但频繁的翻卷子声表明,有些人已经开始烦躁了。
而坐在江铭侧面的朱宇是除江铭之外心态最好的。
自从看到江铭轻松答完第一题,朱宇就一直在偷偷关注他。
这么快地做出第一题可能是侥幸,毕竟在科研氛围浓厚、各类学科竞赛层出不穷的蓝星,这类题目只能算是中学竞赛中的高难度。
但当江铭连续做完第二三四题,朱宇看江铭的眼神已经变了。
这是哪里来的大神?况且江铭和其他大神不同的一点是,他还很帅!
朱宇暗下决心,自己即使考不上创才班,到了学校也要抓紧认识一下这位大腿。
在科研圈,真正的大神是有能力带躺一整个学院的。
认识到自己与大神之间似天堑般的差距之后,朱宇反倒没了压力。每一道题他都不再考虑后面几问,只挑简单的第一问做,竟然也让他做出来了三道题。
这已经超过了学生们的平均水平。
考试进行过半,江铭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最后一道题的题目让一贯稳如老狗的他都感到万分诧异!
竟然有关神经网络的题目。
如此巧合令他都怀疑系统是不是有什么预知未来的能力,才会在他第一次抽奖时就抽到lstm网络模型。
“系统,你要不要出来解释一下?”
【系统抽奖均为随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哼哼,江铭撇撇嘴,再次开始奋笔疾书...
...
午后,金陵大学计算工程学实验室。
徐建华靠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准备批一下上午创才班考试的卷子。
刚吃完饭,实验室里还没来学生,他惬意地泡了杯茶,享受短暂的清闲时光。
这个创才班的考试的卷子最后一题就是他出的。
材料里介绍了最新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rnn,估计能给这些中学生一点小小的科学震撼。
说实话,徐建华也有点好奇江铭会在这个题目上给出什么答案。
判卷进行地很快,因为大多数卷子里这道题都是空着的。
毕竟是最后一题,有些学生可能在前面几道题的时候就崩溃不做了,或是没分配好时间所以还没做到这题。
“张明明、李颖、宋宇泽...”
徐建华一边叹着气,一边快速地用鼠标点击0分的按钮,不断翻页。
甚至还看到几个胡乱答题的学生,把多层rnn嵌套在一起,构成全连接网络的金字塔形状。
他不禁嘴角微颤,做研究又不是搭积木,连最基本的思路都没理清就蒙一个答案上去,简直是不尊重出题人!
愤怒地打了个零分,翻到下一个学生的试卷,竟然又是画的满满当当的结构图,徐建华只觉得火气在体内翻涌。
这帮学生,但凡有一点点对这个学科的尊重,总结总结材料里的内容,把学到的公式列一列,他也不会一点分不给。
就在徐建华准备继续给个零分跳过的时候,却福至心灵地又看了两眼,顿时挪不开目光了。
这个结构虽然复杂但是却又无比精巧,通过几个函数将原本复杂的结构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融的整体,就像...就像是一个鲁班锁。
虽然一时间看不懂这么做的意义,但是徐建华觉得这结构绝不是学生瞎答出来的。
而且这个结构,纵使是在信息学领域研究多年的他都是闻所未闻,甚至连相似的都没见过,仿佛是凭空想象出来。
“这...这能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信息学霸到神级科学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