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八章 卷二(3/5)
是现在这个小女儿。
“咱不能白要老百姓的东西,都很不容易,春节前,她家人给我送来一对野鸡和一串蘑菇,她的好心我领了,但这个情我一定要还回去,工作归工作,那是应该应份的。老百姓那种热心真是发自内心,总是感谢你,自己就是再累,也值了,医生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明丽听着直点头,俩人边走边唠,后来又去几个孕妇家检查,时间已快中午时,俩人才往回走。
明丽第一次到三岔沟,她觉得这个地方风景挺好,村子里有好多尖顶的小石山,走不远就能看见一堆,房子错落其中。往北看去山连山,一眼望不到头。
之琴笑着说:“想当年我的感觉和你一样,觉得这个村子是人间仙境,风景可美了,再往北就没道了,这地方离桦树岭四十多里地,是最远的一个大队,再往东往北就是外省了。
俩人说着唠着,已走出了堡子。阳光直射头顶,渐渐的便走进了林中大道,两旁树木参天,古树粗壮,有几棵得俩人合抱,还有叫不出名的大树,直插云霄,道两旁的树枝遮住了天空,人走在下边,已然成了林荫路。明丽时而站在树下往上看,“这多好,多凉快呀,还有这么粗的大树,我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条路可太漂亮了。”
“这条路中间还有两棵更粗更大的大树,树后边有个小庙,老百姓说那是两棵神树,都一千来年了,非常可惜,我第一次看见时可震撼了,还有这么粗的树。”
“可惜我没看着。”明丽大大的眼睛朝四周的树瞅了一圈,俩人渐渐已走出十里林荫。
前面就是梨树沟大队了,太阳酷热,鞋里发粘,过了梨树沟还有三十多里才能到家。之琴一看表12点多。“别无他法,只能一步步前行。”
“这要来个车该多好,我肚子都饿了。”明丽边走边捂肚子。“我也饿呀,坚持点吧,想当年,六三年我在达山卫生所接产时,在产家竟喝糊涂,两泡尿就饿了,二十多里地,饿得都走不动,后来实在没劲儿,就坐地上歇一会儿,然后再走。实在饿了,我在路边和山根下找榆树,只要见到榆树,就撸叶子吃,榆树叶子不苦不酸,越嚼越粘,还有甜味,吃几把可顶饿了,老百姓那几年,把榆树皮都扒光了。”
“周大夫,你真是什么苦都吃过了,你都有白头发了。”
“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能不老?我来这已整整十年了,时光过得真快呀!一晃就老了,将来就看你们了!”
俩人一直往西走,酷日如火正晒脸,之琴干脆脱下外衫,蒙在头上,免得晒中暑,明丽也照样脱下外衣,蒙在头顶,好在路上行人很少,俩人拎着产包,背着药箱,在弯曲的公路上,一点点移动着......
医院准备培训第二批赤脚医和接生员,这天开课后,十来个人便在院长室听课,记录,各科大夫轮流给他们讲课,他们多数是初中毕业生,第一周讲的全是医学理论,主要是生理课,周日休息一天。
礼拜六的午后,邮递员送来一沓信件和报纸,周之琴从六封来信中,首先拆开家里的信,那是杨迈写给妈妈的。从信中得知,女儿已去了对象家,并且对男方颇有好感,认为还算可以,家庭状况一般,当地主产是水稻,没有山,男方已表示同意,并且谈到,如果双方都没意见,他们愿意年末就结婚,两人已商量好,九月初,这个叫陆青华的小伙子能来看望杨家。之琴看完信,心里很高兴,孩子的婚事终于有了眉目,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
周日休息,之琴和杨威去菜地拔草,顺便摘点菜,晚上炖点芸豆,用酱拌点黄瓜大葱,饭后娘俩清洁卫生,洗头擦澡洗衣,忙了一天,早早就睡下了。
杨威就着灯光,躺在炕上看点书。之琴盖着薄被,似睡非睡眯着,眼睛睁一会儿,闭一会儿。这时,一个东西在被头上蠕动,之琴定神一看,“长虫!”
惊恐的话音还没说完,她一跃而起,眼见一条一尺多长的小蛇,顺着被子的滑落掉在炕上,娘俩顺势站起,抖开薄被,可一眨眼的工夫,蛇没了,俩人吓得马上找蛇,下地找来铁钩子,把炕上每一样东西都搬到地上来,然后又掀开炕席,每一条炕缝都仔细查过了,也没找到,就连墙纸的底边,窗台上的缝隙,窟窿全看一遍,还是没有,最后把所有的被褥,衣物,箱底特别细查一遍,还是没踪影,甚至把衣箱翻过来,底板的缝里都看过了,还是没有。
“也许跑了,但愿没了。”
“真是吓死啦!妈,咱今晚还能睡觉吗?”娘俩已忙两三个小时了,“这要找不着也不敢睡呀,一会儿再出来可怎办?”之琴站在地上直叹息,一看表已是午夜12点多了,娘俩把行李卷起,后背靠着,开灯坐着,眼睛时刻盯着各处......
天终于亮了,惊恐的一夜过去了。可几天来,每到晚上,娘俩还是心有余悸,始终点灯睡觉。
培训班第二周继续,之琴拿人体模型,给几个接生员讲课,人体的骨骼结构,男女骨盆的不同,同时还有女性生殖结构模型,正巧有妇科检查的患者,之琴先征求患者,是否愿意让实习者观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