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六章 卷二(1/4)
第二天早会,尚院长作了总结:“自古以来,女人生孩子,产前产后都是很危险的,特别是流血死亡的,不论是过去现在,总有发生,即使没见过,也总是听说过。
昨天这个患者的死亡,完全是个人体质造成的,不是医疗事故,我们全院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无济于事,周大夫确诊准确,果断手术,救了婴儿,给这个父亲留下一个孩子,如果转院去县,折腾一天,那这个孩子也难保,母婴全完。周大夫也说了,这类病去哪生也救不了,输血没有流血快,产妇很快就死亡,谁也救不了。
她本身凝血机制有问题,苏大夫也说了,她血小板计数少,凝血酶时间长,平时检查血压也高,多方面不利。
总之,大家辛苦了,这是一位不幸的患者,我们为之也很悲伤,为她惋惜,但愿这个孩子能健康成长。”
天说冷就冷了,冬天又到了。医生们和社员们一样,都去上山割柴,每到礼拜日,仨一伙俩一群都往山上去,拿着柴镰斧子,腰上系个绳,看好一个山头,几个人便挥刀割起来,碰到什么就割什么。
焦文乐的每捆柴禾里什么都有,即有杏条榛子杆,还有灌木枝和蒿子,每捆都是长短不齐,粗细不匀。可童大夫割的柴禾别具一格,他把杏条和榛子杆放一捆里,捆好后,蹾几蹾,来回围着柴捆走两圈,认为捆的很圆,没有乱条支出来,而且根部蹾得刷齐,这才算满分。然后再割下一捆,如果是蒿子杆,同样如此,但不能和灌木枝放一块,灌木只能和灌木类的杂树捆一捆,他割的每一捆柴禾都像艺术品一样,整整齐齐,虽然高矮粗细不同,但都整齐利索。
焦文乐总笑他:“你今天啥时能割够?你割的再好看,最后都得进灶王爷肚里,我都割十捆了,你才六捆。”
“我多干几天有了!”童小峰慢条斯理地回敬着。
天越来越短了,一晃就到年末了。晚5点下了班,天早已黑了,之琴回到家,杨威正在烧开水,娘俩忙了一阵,把暖瓶灌满,然后贴上苞米面饼子,放上锅撑,蒸一小盆大米粥,又蒸一盘萝卜片,盖上锅盖。
没一会儿,整个厨房全是蒸汽,灯光犹如雾中的太阳,整个厨房什么也看不清了,完全笼罩在浓雾中一样,唯有一团发红的光。饭菜好了后,雾气也散了,再用小铁锅加点油,把干辣椒炸一下,放上酱油,这便是辣椒酱了,娘俩放上炕桌,把饭端上来,喝着粥,萝卜片蘸辣子酱油,就着饽饽,吃得也很香。
杨威说:“妈,我可想吃辣椒酱了,特别想吃咱家自己下的大酱,在这几年,我根本吃不着,只有回奇宁时能吃上。”
“我更想吃大酱,多少年了,我在这是没法下大酱的。”
“妈,要不咱们也下点酱呗,现在有固定住处了,我天天在家,也能弄好酱缸。”
“你这一说还真提醒了我,真应该下点酱,我不在家,你在家,完全能看住酱缸,那咱们就烀点吧,明天我求谁给买点黄豆。”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之琴带明丽去潘家屯接产。俩人刚走,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来到医院,手里拎个面袋子来到妇科门诊,可门已锁上,刚好尚院长从外科诊室出来,“你找周大夫吗?”
“对呀,她买的黄豆我给送来了,20斤整。”
“她不在,接产去了,你放我这屋里吧。”说着,两人来到院长室,随后小伙子骑车就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明丽之琴才回来,之琴把产包整理消毒后,同志们也陆续来上班了,院长把豆子的事告诉她,她扛着袋子就回家了,昨晚一夜没合眼,得小憩一会儿。
进屋便烧炕,让屋子暖和些。另外最近几天,棉裤里特痒,她知道准是又生虱子啦,因为总下乡住在百姓家,难免会传上虱子。夏天好办,一旦有,可用开水煮烫,可冬天的棉裤棉袄是不能烫的。
忙了一阵后,炕也热了,她把被拽了过来,然后把炭火满满装了一火盆,热烘烘的放在了炕上,屋里顿时暖和起来了。她来到门后从旮旯里拎出一瓶农药敌敌畏,她要用这个来杀虱子,上炕脱下棉裤,并翻了过来,把敌敌畏药水洒在一块布上,然后顺着棉裤缝来回擦,擦了几下,觉得有点少劲小,要是多洒些,虱子杀灭的会快些多些,也许以后就不生了,想着想着,她拿起药瓶,干脆就往缝里淋了起来,总比用布擦多了些,弄完后下地洗洗手,这才钻进被窝。
刚刚有点睡着了,似睡非睡时,门响了,“周大夫!又来产事啦,三道河子的,周大夫。”
“啊?啊!知道了,进来吧小朴。”
朴顺花开门进去了,“患者骑车来的,说是头一个,这屋还挺暖和。”
“我刚烧的炕,扒的火炭,你先坐烤烤手,我棉裤里生虱子啦,才擦点药,有点湿。”说着,她把火炭拨了拨,把棉裤拿起来在上面烤了烤,两个裤腿烤得很热,根本没干就穿上了,带上围巾和小朴去了医院。
从家到医院得走十几分钟吧,进了大门,刚一拐,之琴便觉得迷糊,她两手扶着墙就要吐,小朴问:“你怎么地了周大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