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 卷二(1/5)
外面早就黑了,屋里的灯光亮堂堂,崔大爷见杨家吃完了饭,便过来串门,他总是烟袋不离口,笑眯眯地坐在炕边,崔大娘和儿子及媳妇也过来看看,大家顺便坐在凳子和炕边。
“你这杨叔杨婶儿可都是文化人,这杨叔可是北大毕业,现在是落配了,在农村干活。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好,说不上到哪份上,真是三穷三富过到老。”崔大爷吸了一口烟又说:“我这辈子过了几个朝代,从小是大清国,之后是军阀张作霖袁世凯,接着是小日本来了,可把老百姓坑苦了,总算是滚蛋了,然后是国民党,最后是共产党建立新国家过上了好日子,今年这个年过得挺好吧!”
“那是!哪年也没今年这个年过得好啊。”杨松朋说。
“我最感谢的就是崔大哥一家,你们打了个洋井,可救了我的孩子,要不然我心里总担心他们挑水掉井里,这我一百个放心了,崔大嫂帮我看护这几个孩子,做衣弄饭都帮着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我从心里实在是感谢!”
“哪儿的话,说远了,你这几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会干,一点儿不用操心,还不讨人嫌。”崔大娘说。
“这几个小孩长得都挺好看。”儿媳笑着说。
“你说话是一口京腔,北京人说话就是好听,那你做什么工作的?”之琴问。
“她是医院的护士,儿子是工人。”崔大娘说。
“咱俩就是在医院认识的,搞的对象,想当初,我是按飞行员召到部队学习开飞机,可是后来发现我眼睛视力不合格,散光严重,就不能开飞机了,然后我就干空军地勤,退伍后就去了钢厂,就在bj定居了,当兵当对了。”
儿子说到这时,孔叔开门进来了,大家忙让坐,门还没关上,又进来一个人,大家定神一看是江大娘,“大夫回来啦!求你来了,我儿媳妇有动静了,怕是要生了,只好求你啦!”
“啊,你先坐会儿大嫂,我穿件衣服马上去。”
之琴上手一查,“位置不正,你平时检查过没?”
“查过,也说是位置不正。”一问腹痛频率,间隔长,宫口开一指,“这可是个难产,我手上啥也没有,这样吧,你去医院找栗大夫,让她把产包拿来,如果没在医院,必须去她家把她找来,药品让她带够带全,产钳也要拿来,万许有想不到的症状。”江正勇和正南两人摸黑去了街里。之琴嘱咐江大娘赶紧给儿媳烧炕,让屋里暖和起来,让她多吃点饭,增加体力,还要在炕上走走活动活动,头半夜不会生。
出了江家,满天星斗,家家户户的灯都亮着,比起从前的小油灯,那是亮堂几百倍了,之琴回屋一看,杨策在孔叔家的小桌上两人下象棋呢,崔家爷俩也正在下棋,杨迈和申姐在地桌上玩跳棋呢,杨威菊花又搓起了嘎拉哈,只有杨松朋鼾声已起。
两个多小时后,栗大夫终于来了,拿来了药品和产包。两人仔细地听胎心和密切观察患者,目前一切尚好。午夜以后,人们都已进入梦乡了,两位医生都不能打盹,江大娘和正勇守在屋里,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凌晨3点,宫口总算开差不多了,这时,之琴发现胎心不规则,这可不好,立即在消毒下进行阴道检查,发现脐带已脱出,马上撤去患者枕头,随手将脐带送回胎先露上方,让栗大夫马上给患者注射一支强心剂,严密观察胎心音,然后取出产钳,立刻进行牵引术,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小婴儿为全臀位生出,两位医生总算舒了一口气,想不到的是,脐带还绕颈两周,“这个脐带太长了,比较少见。”之琴说,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大家都开心地笑了,江正勇抱着儿子大叫道:“我有儿子啦!”江大娘也笑了。
两位大夫可不敢马忽,此时胎盘也已娩出,但却出现流血现象,胎盘检查后无缺损,查腹发现子宫体柔软,是子宫收缩不良,血仍在流,大块敷布已用上,之琴赶紧找来布条和毛巾把两侧大腿根处扎上,立即注射子宫收缩剂和止血药,又量血压和脉搏。
江大娘和儿子觉得两个大夫在全力抢救产妇,说明有生命危险,娘俩很担心,此时产妇脸色苍白无力,双眼紧闭,呼吸微快。
“危险哪?”江正勇问。
“很危险,产前产后就怕这个大流血。”
娘俩的眼神立刻惊恐起来,“赶紧冲点糖水喂她。”时间一分分过去。
两位大夫全冒汗了,此时的血已渐渐停了,之琴说:“足有六七百毫升。”栗大夫说:“太吓人啦!再流就完了。”
然后又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一支,头放低,全身保暖,天已渐渐亮了。患者呼吸渐好,血压很低,脉搏较慢,但整体情况尚好,已入睡。
惊险总算过去了,两人出了江家,要分手时,栗大夫说:“今天多亏你了,要不是密切听胎心,发现胎心不好,及时送回脐带,那这胎儿就完了,今天我又跟你学了一手,胎心不好时要注意脐带是不是出来了,我以前真不太懂这道理,今后真得特别观察胎心,要是不勤听,不发现,那孩子肯定死亡。”
“对呀,脐带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