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五章 卷二(5/6)
拎进教室。
孩子们每天都习惯了,谁放学早谁做饭,晚饭永远是苞米碴粥或高粱米粥,十瓢水两碗米,一小块水碱。
周五这天下午,老师们政治学习,提前两节课放学。走到村前,路过江大娘家时,大家都看见了一只大猫头鹰,用绳拴住了腿,它尖利的双爪牢牢地握在一根栅栏杆上,孩子们围住它看了一会儿,它那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直视前方,一动不动,带钩的嘴像一把小弯刀,又尖又硬。“它会眨眼不?”杨策问。小年说:“我看它不会眨眼,哎!你也太屁了,这回让人给抓到了,弄不好得吃你的肉。”
“她家要娶媳妇了,这两天人可多啦!”江大娘的二儿子正春在收拾院子,他走过来对几个孩子说:“别让它啄了眼睛,它翅膀被猎枪打伤了才抓回来的。”
“你喂它什么?”杨策问。
“喂它耗子就行。”
“那杀吃肉得了呗!”小年说。
“不行,它专吃耗子,有用,等伤好了得放走,不能杀吃!”
孩子们好奇,娶儿媳妇都忙什么呢?说着,几个人来到门口,从门缝往里看,原来有几个人用磨在推榆树皮面子,外屋地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也比平时干净利索多了,他们看完后,就一溜烟似的跑了。
杨迈可梅,把把蛋路过门口时也看见了猫头鹰,瞅了几眼就走了。她们来到杨迈家,把书包扔到炕上,坐在炕沿上,杨威也回来了,脚冻得不行,上炕伸进被窝里暖脚。
“太冷了,我得烧火,炕太凉。”杨迈说着去刷锅添水,然后把家里的画册拿出来,让两个人看,大家愁了,下周画展,每人必须画一幅交上去。“这画什么好呢?我也不会画呀!”可梅说。
“我更不会,天生不喜欢画画。”把把蛋说。“其实我挺爱画画,就是画不好,还是笨。”杨迈边说边烧火,锅里冒出大气,她掀开铝锅盖,当啷一声靠在墙边,拿过暖壶用小瓢一点点把水?进去,然后添上水继续烧,为了炕快点热起来。
“这屋挺冷,没咱家暖和。”可梅说。“咱家搬这来就算暖和多了,在许家坡时没把咱们冻死,那屋四下冒风,吃饭都冻手,一到冬天可难熬了,现在这屋比那可强多了。”杨迈说着又去添了一把柴。
“要不你画小人书里的人得了。”说着,杨迈从窗台上拿出一摞小人书,可梅翻了几本,“哎,这个还行,黛玉葬花,照猫画虎看看。”说着拿出本笔在炕边就画了起来。
杨迈又去凑了一把柴,把木头扔里一根,然后过来把家里的书都翻一遍,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好图,炕上的杨威蜷在炕头早已睡着了,把把蛋翻着那本《未来的汽车》时,觉得有个汽车样子挺好,便也开始描起来。杨迈最后在一本苏联故事的小人书中看到一幅俄罗斯小夜景,她觉得挺好,当即开始描起来,几个人趴在热乎乎的炕上,头朝里脚朝外,都在细细地描画着。杨迈画一会儿,把米下到锅里煮起了粥,时不时用勺子搅几下,再回来画几笔。
这时,外屋门响,有人进来了,“杨迈在家没?”说着,门开了,江大娘和白婶儿进来了,杨迈应答着,她见白婶儿左手食指全是血,杨迈明白了。
“只好求你啦,给上点药吧!”江大娘说,见杨迈已拿过来一个药盒,打开后,她拿起小镊子把酒精棉取出一块,“我先给你清创,有点疼没事。”
白婶儿笑了,看这个小孩给她熟练地擦着有一寸多长挺深的刀口,鲜血还在流,江大娘苦着脸看着,擦完后扔掉,又取出一块再擦,然后又取出一块白纱布,把红药水洒上面盖住刀口,又用白纱布缠了几圈,扎好。“你真成了小大夫啦!”白婶儿笑着说,“这是我妈教咱们的,一旦哪破了好消炎。”
可梅说:“我就不会,我看见血就害怕。”
“谢谢啦杨迈!”
“不用高骂斯咪哒!”
大家都走了,太阳快要落山了,西天边上红霞一片。
隔天是礼拜日,江大娘家热闹非凡,朝鲜队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屋里院外都站满了人。
孩子们出出进进,看他们喝酒猜拳,婚宴的主食是狗肉汤,榆树皮面的饸饹,还有打糕。白天过去后,晚上是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坐满了一屋子。他们吹着口琴,打着手鼓,还敲着水盆里反扣着的干瓢,发出好听的“咚咚!”声。
姑娘小伙子们又唱又跳逗着新娘子,他们把一个山楂拴在棚顶垂下的绳上,让新娘新郎一起咬,如果不咬,今晚大家就要闹一宿,新郎新娘只好咬了起来,到底是嘴唇碰嘴唇咬了下来,众人全拍手欢呼!
朝小老师金顺拉着手风琴独唱一首《桔梗谣》“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白白的桔梗呦长满山野……”掌声过后,大家要让新娘子唱一首歌,穿着粉上衣蓝裙子的她站在一旁,白胖的脸蛋儿红了起来,羞涩地看着大家,一笑时露出两颗虎牙,新郎拽了一下她的衣襟,她瞅了他一眼,又左右扫了一眼大家,便合掌唱了起来,“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