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 卷二(3/4)
看清它的小脸,它早已树尖上稳坐了。
杨迈割了几根榆树枝,正在脚下拧绕子,只听树干窸窣响,抬头一看,跟前的树上下来两只松鼠,一下钻进了松枝堆里,她手急眼快一脚踩上去,有一只跑了,“快来!松鼠。”几个人都过来了,“真有一只,在这呢,踩着了!”杨策胆子大,伸手要去抓,“不行!咬人!”爸爸大叫道,说着,把捆腰的细绳解开,拴个活扣,然后套在松鼠的腰上,又拴个活扣套在它的颈部,然后吊在树干上,大家赶紧捆,又割了一阵后,串上千斤棍,这才往山下背去。
晚上吃完了饭,他们把它放在洗脸盆里,割掉长绳,它是无论如何也爬不出搪瓷盆的,孩子们围着盆逗松鼠,给它包米粒,豆粒,饽饽,它全不吃。两只小爪子不停地扑向盆边,它总是徒劳,每次都乖乖地滑下来。夜已深了,得睡了,孩子们怕它冻着,便把它扣在灶坑边,上面压个小石头。
第二天早晨起来,杨策第一个下地,心里还惦念着小松鼠,来到外屋一看,“哎呀跑了!”原来小松鼠用爪子在盆边挖出一个小土洞,不知啥时早就逃走了。“太聪明了,跑了!真厉害!”“白抓了。”“这玩意咬人,不要养它,跑就跑了吧。”爸爸边烧火边说。
一连串了几天松枝,柴垛猛增不少,趁着冬闲,自己的哮喘病这几天没犯,他又带孩子们去沟里割了两天油条杏条柳条什么的,闲着没事多编几个囤子,用处很多。
正月十四这天,队里又请了说书的,大家都早早吃完了饭,去队部的大炕上占位置,天黑后屋里挤满了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男女老少全家端,外屋两个大灶台上及锅盖上都坐满了,后进去的,只能贴墙根坐在柴草木头上,今天讲的是隋唐演义,李渊李世民,灭隋建立唐朝的故事,屋里鸦雀无声,抽烟的也不大声吧达嘴了,只见烟袋锅一明一暗的闪着红光,屋里烟雾缭绕,如云山雾海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正出神时,“嘣!”一个响屁,大家全笑了,一阵骚动,又静了下来,下段讲得更精彩,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亲兄弟,夺得唐王朝权利。
杨策很渴,他拿起缸里的水瓢,舀了一下便喝了起来,咕咚咕咚两口进肚,嘴里酸臭酸臭的,“那缸是泔水,这缸是水”江有鱼小声说,“啊?”杨策只好吐了吐舌头。连讲两晚评书,孩子们大长知识,中国古代还有这么精彩的历史故事。
十五的夜里,两家人从队部出来往家走,边走边唠,外面不知啥时下小雪了,“这可真是正月十五雪打灯呀!”杨松朋说了一句,“过完十五这年就算过完了,得去割柴火啦!”孙国才说。
第二天吃完早饭,两家孩子扛着爬犁,又开始玩滑溜坡了,这是他们最喜欢玩的,没几个来回,山头上走来几个人,杨迈早就看清楚了,她大声喊了起来:“邱可梅在这呢!”
“唉!我看见了!”杨迈扛着爬犁,气喘吁吁的走到了坡上,邱可梅和侯志阳手里握着一沓小人书,还有杨把把蛋儿杨秀,“小人书我还给你,还有咱家的几本,我都给你拿来了。”可梅说。
“杨策你把小人书送回家去吧。”说着,杨迈放下爬犁,“来坐上,我驾辕!”四个人坐好了,然后便是一泻千里,耳边生风,“胜利啦胜利啦!”他们高举着双手大喊大叫,最后停下了,几个人叽叽喳喳狂笑不止,“太自由啦,太过瘾了!”候志阳扛着爬犁,大家往回走。
“咱们住前街玩不着这个,多有意思,没这个大长坡,你们多好,冬天能玩儿着。”
“可是割柴火得往坡上拽,可累人了,今天我爸和孙叔又去割了,晚上得去接。”这些孩子们,上上下下玩的不亦乐乎,最后扔下爬犁,一屁股坐到了雪地上喘着粗气,身上都冒汗了,“不玩儿了,去你家。”这才往家走去。
几个人到了屋里,坐在炕沿上,杨迈把大红萝卜切了几片,几个人嚼了起来,“你家太冷都冻手,简直是冰房子。”可梅说。
“我刚一进屋,那墙就像一个冰山,全是冰,真冷啊。”把把蛋儿说。“烤烤手吧!”杨迈把火盆里的火拨了拨,几个人伸出小手烤了烤,“你家还有什么书,咱们看看。”可梅说。
“你看,都在这呢。”杨迈把炕稍的小木箱端过来,“这书好,从来没见过呢,《十万个为什么》”可梅翻了起来,“这是我舅给邮来的。”
“咱俩一人一本吧。”候志阳翻看着《黑龙号失踪》
“咱们回去吧。”把把蛋儿说,几个人来到院子里,杨策宝霞他们都在踢毽子,几个人也跟着踢一会儿,然后才顺着小道回前街。
晚上,他们早早做好了小碴子粥,把咸玉根切成丝放在小盆里,又把小洋葱头剥好洗净,切碎拌里边,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小豆油瓶倒过来,滴几滴,再用筷子一拌,晚饭就做好了。
几个人穿好衣服,带上围巾帽子,喊上宝霞宝云,望着夕阳西下的霞光,一溜小跑,顺着长长的下坡向大道奔去,如果没有影儿,他们便向大道北边走去,远远地去接爸爸。
整个道上,都是从山里回来的爬犁,一个接一个,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远山,呼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